何肆收劍,後退幾步,溫玉勇右腳蹬在地上,一步跨出了深坑。 他眼神冰冷,不是因為小小的吃虧了一招,而是憤怒於何肆沒有乘勝追擊。 這對他來說是天大的侮辱,溫玉勇抹去嘴角邊的溢血,冷聲道:“真是厲害啊,小子,我有點小瞧你了。” 何肆是懂如何激怒溫玉勇的,只聽他笑道:“溫大人,我外放氣機至今,滿打滿算才不過三個多月。” 溫玉勇聞言面色更為陰鷙。 何肆面上的笑意好似譏諷。 溫玉勇豎刀,一步向前,快逾閃電,所過之路如履霜堅冰,何肆則是後退一步,這溫玉勇的脾性雖然古怪,但是讓其生氣倒真不難。 他不就是看不得自己一個原本的泥腿子幾月時間一躍武道與他並肩了嗎? 不就是想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得“天恩聖眷”嗎? 不就是覺得李嗣衝對他有些太過幫扶了嗎? 比奉刀精誠,他六歲學刀,不避寒暑,幾乎一日不落。 比磨難砥礪,他這四月經歷勝過常人一生,幾番出生入死,險象環生。 比武道淵源,他是人屠一脈第四代傳人,身懷眾多武道元經秘旨,艱難險阻不斷換來的玄妙秘術,你一句歪門邪道就敢蓋棺定論? 一切捨得,先有舍,後有得。 呵,誰給你的勇氣不忿?我何肆憑什麼會輸給你一個溫玉勇? 何肆站定身形,閉上雙眼,伏矢魄高懸眉心輪,秋毫必現,依舊單手持握重劍。 溫玉勇施展的是劈掛刀,威力極大,整套刀法無一花架,以劈、掃、撩、 掄、削、剁、扎等為其基本刀法為主。 根據劈掛拳的特點集小纏刀、苗刀之精華,及通背二十四勢的步法,刀法大開大合,放長擊遠,迅猛剽悍,氣勢磅礴。 對壘時以身摧刀,身械協調,兵拳合一,若非五品偏長為刀的小宗師,幾乎無法施展。 溫玉勇在何肆伏矢魄的注視下咫尺天涯,卻見他刀與人上下相連,內外均整,合身如銀蛇擺尾,刀似閃電流裡,如大河流水,濤濤不斷。 何肆面無表情,好像引頸受戮,心念卻是在電光石火間足夠輕蔑道,“我和你說過我使的是砥柱劍法吧?” 何肆撩劍,如擎天玉柱突兀飛昇,格擋住溫玉勇的劈掛斬,二人氣機皆是內斂,劍架著刀似慢實快。 如江河逆襲,溫玉勇的刀勢一停,何肆的重劍就從刀刃下逆伐上去。 繼而刀劍錯開,何肆側身,一劍斬落,斬擊刀背,如閘斷洪。 一聲金鳴之後,溫玉勇木立原地,那把削鐵如泥、鑲金錯銀的華貴雁翎刀,只有半截還握在他手中,另外半截落地無聲。 這一劍,學自李且來一劍截斷京越大瀆。 何肆睜開了眼,看著溫玉勇的晦澀難明的面色,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輕笑道:“溫大人,斬斷了你的刀,不用賠吧?” 溫玉勇咬緊牙關,一言不發,眼神猙獰如擇人而噬。 羅譯見狀連忙丟擲了自己的佩刀,溫玉勇伸手握住這把制式無二的雁翎刀。 一旁只存了觀戰之心沒有掠陣之意的儀鑾司七人瞬間驅馬合圍何肆。 同袍受辱,一辱俱辱。 何肆沒有再看溫玉勇,而是轉頭看向借刀給溫玉勇的羅譯,明知故問道:“羅大哥,臉腫麼了?” 幾人中羅譯倒是與何肆最相熟,不至於因為這點小事惡語相加,只是沒好氣道:“還不是因為你?” 何肆心中瞭然,卻是勾唇一笑,“冤有頭,債有主,記恨我可太沒道理了,誰打的你怪誰去。” 何肆沒有存了什麼拙劣的挑撥離間的心思,只是忽然覺得痛快非常。 他這才轉過頭來,看向保持握刀姿勢不動如同雕塑一般的溫玉勇,言語之中滿是輕佻隨意,“溫大人,刀有了,你還要繼續嗎?” 見溫玉勇不答,何肆環視一圈,又刺激道:“還是說改車輪戰了?” 溫玉勇看著何肆,怒火中燒,卻是一言不發,他不開口,那些同袍也不好相幫,免得吃力不討好,就怕溫玉勇非但不記恩,還覺得他們折辱了他的面子。 而且面對何肆,這七個入品武人也是如臨大敵。 何肆卻是忽然說道:“不打的話,我就先回喬家堡了。” 他轉頭看向羅譯,“我說過我很快就回了,羅大哥要是有些耐心,臉也不會腫了。” 羅譯皮笑肉不笑道:“沒事沒事,我自己討打。” 沒等溫玉勇說話,何肆直接從羅譯與周炳身邊經過,向著喬家堡的方向走去,這般看似不屑的離去,實則避免了一場所有人都不希望發生的合圍亂戰。 算是將溫玉勇麵皮按在地上之後,又給了他一個臺階。 羅譯當即說道:“溫頭,我這就跟上,這次一定把自己別他褲腰帶上。” 不用溫玉勇開口,羅譯直接調轉馬頭跟上何肆。 溫玉勇站在原地,兩手各握著一把雁翎刀,一把完整,一把斷裂,眼中滲血。 原來目眥盡裂並不是一個成語,真有人能怨憤到這種程度。 總旗周炳想要驅馬靠近溫玉勇,卻是發現身下的馬匹不聽使喚,還在不安踏步,再一看地面,一時霜凍冰堅。 他壯著膽子問道:“溫頭,咱們現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