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時漸漸適應了太和殿內的光線,於是看到崇禎的眉頭明顯皺了一下:“何事?”
汪起先跪在地上,頭也不抬地說:“臣剛才接到松山快報。松山副將夏承德開城投敵,致使邱民抑自殺殉國,曹變蛟拒敵入城,英勇戰死。”
崇禎長吸一口冷氣,憤怒地問道:“這麼說來,松遼一線,我軍已全部失控?完了,松山一丟,錦州也要丟了。這個該死的夏承德!朕要活剝了他的皮。”
汪起先用沉痛的語氣回答:“松山被圍困數月,糧盡援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城中軍民人心離散,故讓夏承德賣城成功。另據戰報,清兵近日增加了人馬,共有二十萬人馬,現圍松山之兵,正強攻寧遠,故共有十萬兵馬圍困錦州和寧遠。錦州糧盡援絕,全憑祖大壽約束部下有方,才撐到今日,但松山一失,錦州必軍心大亂,若再無援兵,錦州恐步松山後塵。
此外,滿清另調十萬精兵,由多爾袞率領,分兵繞路突襲山海關,山海關守兵正苦苦支撐,但一些守兵已向關內潰逃。守將殺了不少逃兵,但逃兵仍屢禁不止,照此下去,山海關恐怕已不能長久。一旦山海關失守,十萬清兵轉眼即將抵達京師城下。”
崇禎“噌”地從龍座上站起來,失聲道:“怎麼會這樣?這都什麼時候的事了,怎麼現在才報?該死,該死。”
兵部尚書陳新甲趕緊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稟皇上,臣也是剛剛才接到戰報,因皇上正在辦理招安之事,故還未及稟報。不過據臣看來,這滿清人口剛過百萬,歷年來只有十萬兵力,怎麼會突然多冒出來十萬?這戰報上的訊息恐怕有誤。”
汪起先繼續奏報:“據我從另一份密報中得來的訊息,多爾袞裹挾蒙古兵六萬、朝鮮兵四萬,故有二十萬之眾。圍攻錦州之兵,以蒙古兵和朝鮮兵為主。攻打山海關之兵,以滿清兵為主。這訊息千真萬確,請皇上勿疑。”
朝鮮和蒙古?我心中一驚,朝鮮一直是中國的附屬藩國,古稱高麗,後來朱元璋把高麗改成了朝鮮,以前明朝在薩爾滸之仗中,還讓朝鮮兵協同進攻滿清。近年來,滿清多次攻打朝鮮獲勝,朝鮮又臣服於滿清,所以滿清這次讓朝鮮兵幫著他來打明朝。還有蒙古,雖然已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打得七零八落了,但以往也很少有與滿清合兵攻打明朝的紀錄,這回蒙古又抽什麼瘋?難道,崇禎的那個“無法作弊”的穿越規則開始發揮作用了?真讓穿越任務的難度增加了一倍,所以十萬清兵變成了二十萬?
我抬眼向崇禎望去,他一下子彷彿蒼老了很多,以手支著額頭,似乎十分難受。
汪起先見崇禎沒有作聲,又大著膽子說道:“山海關守兵不多,恐難抵擋十萬清兵。目前我大明軍隊聞清兵而喪膽,不戰而逃者比比皆是,若軍心一散,山海關必失無疑,則京師危如積卵。目前我大明幾無可用之兵,李家軍雖人多勢眾,但絕大多數是步兵,缺少與騎兵的作戰經驗,若與十萬清兵倉促決戰,恐如羊入虎口,不能勝此大任,不能將寶全押在李家軍上。皇上,此時是否依照舊議,遷都江南,是當務之急,望吾皇早作定奪。”
我聽了這話,心頭火起,步兵就鐵定打不過騎兵嗎,誰定的規矩?
我正想搭話,卻見崇禎伸手在案桌上重重一拍:“胡說!我堂堂大明,還能真怕了他滿清韃子兵?別人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你們卻要我遷都?不,我堅決不遷,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
崇禎最後一句話,說得我熱血沸騰,不禁開口接言:“好,有骨氣,臣李巖佩服吾皇的膽量和骨氣。臣請求立即率兵出征遼東,掃蕩滿清之兵。臣征戰數月,又練兵一月,雖大仗經驗不足,但目前我軍同仇敵愾、士氣高昂,正可一試鋒芒。臣這就先帶六萬騎兵趕往山海關,然後出關和那十萬清兵拼個你死我活。”
滿朝文武聞言一怔,然後都用怪異的眼光看著我。我心念一動,忽然想到,敢象我這樣公然倒過來,去誇獎皇帝的臣子,他們恐怕還沒見過,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和崇禎是共過患難的鐵哥們。這鐵哥們嘛,21世紀的主要衡量標準曾經是一起上過山,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只不過,現在我看來,再多的共同點,也不如一起穿越到同一個時代來得更鐵。
李自成忽然扭過頭來,微微地向我眨了下眼,我轉念一想,頓時又明白了臣子們真正對我感到奇怪的原因。我們李家軍要去收拾滿清兵,是準備以優勢兵力,一小股一小股地吃掉各個地方的清兵,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扎穩腳跟。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滿清的整整十萬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