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部分

而且,還可以透過電視臺或多或少收回一些成本。

雖然電影頻道也有電視電影,但是在《父親》之前,電影頻道的電影,雖然是電視電影,但是實際上,和院線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差別不是太大。

不過,45分鐘的微電影,還是有些長了,這一次,《調音師》只有十幾分鍾,如果這部片子也能夠獲得成功的話,那麼或許導演系的學生可以嘗試製作一些這樣的短片。

所以祝宣也很關注這部片子。

不僅僅祝宣,很多導演系的學生,也都同樣很關注這部片子。

2002年9月9日,晚上8點整。

廣告結束,一段悠揚的旋律響起,電視上一片漆黑,沒有畫面,只有字幕緩緩地出現。

導演:馮剛

編劇:葉秋

主演:葉秋

很快字幕褪去,漸漸地出現了畫面。

一架鋼琴琴絃跳動的特寫畫面出現,鏡頭緩慢地移動。

然後一個低沉的男聲旁白響起:“我很少在公眾面前演奏。”

“除非是特殊場合或觀眾。”

“就比如今晚。”

隨著話音落下,畫面陡然一轉,一個老人靠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像是獨白當中說的,特殊的觀眾,正在聽著演奏。

男聲旁白繼續:“這個男人是誰?”

“我不認識。”

畫面繼續轉換,鏡頭特寫一雙穿著襪子的腳……

鏡頭再轉,只穿著四角褲衩的屁股,坐在板凳上,上半身裸露著在彈奏著鋼琴。

此時的觀眾,都有些疑惑,這個開篇到底要說什麼?

“我甚至看不見他。”

就在所有人都在疑惑這個開頭在說什麼的時候,鏡頭卻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又一次轉換。

出現在畫面當中的是一個雙眼灰白的小夥,自然是葉秋飾演的男主角,他蓄著小鬍子的臉上是木然表情,身體隨著肩膀微微晃動。在他的背後似乎站著一個人,因為鏡頭距離太近,看不清全身。

“我是盲人。”

“再說也不是為他演奏,而是為我身後的人。”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這部片子就已經制造了一個很大的懸念,那就是,男主角為什麼,赤著上半身,在彈奏鋼琴,他身後站著的人又是誰?那個老人又是誰?

為什麼他會以這樣的模樣韋身後的人演奏?

終於,畫面一暗,鋼琴聲在一聲不知是什麼發出的脆響中戛然而止。

字幕瞬間出現,《調音師》。

可以說這個開篇,外行看劇情,看熱鬧,內行的卻看出了不少的門道。

特別是熟悉馮剛的風格的祝宣和李超雲,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這是馮剛拍的電影的話,那麼單從這開頭的不到一分鐘的戲裡面,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到任何馮剛的明顯的個人風格。

無論是燈光,還是氣氛營造,亦或者是劇情,都不太像是馮剛的風格。

而觀眾,卻是被這開篇的短短不到一分鐘的劇情勾起了好奇心。

腳步聲響起,畫面出現,一組遠景鏡頭出現,這是一個大型的音樂廳,臺上燈光明亮,身著禮服的年輕人,緩步走向舞臺上的一架鋼琴。

臺下寂靜無聲,連腳步聲都那麼的明顯和突出。

穿著禮服的年輕人,走到鋼琴邊,朝臺下鞠躬示意。

內心獨白再次出現:“去年,我被看做是天才。”

“我也以為自己前途無量。”

鏡頭從上而下,年輕人在鋼琴前坐下,手緊緊的握了一下椅子的邊沿,再拿著抹布抹了一下鋼琴的鍵盤。鏡頭給到這人的正面,赫然是之前的年輕人,葉秋飾演的男主角,只是這裡沒有鬍子,略顯稚嫩,葉秋的臉龐和額頭上,有汗水滲出,呼吸也稍顯有些急促。

“15年來,我所有的努力,只為一個目標,國際鋼琴大賽。”

葉秋的手有些顫抖地放在感情黑白按鍵上,背景音也有些像是心跳聲的嗡嗡聲響起,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這在馮剛以往的影片裡,是很難看到的,或者說,根本沒有。

顫抖的雙手,猛然按了下去。

在一聲“當”的鋼琴聲當中,畫面陡然一轉。

蒼白臉色的男主角,虛弱憔悴的躺在床上,直愣愣的看著天花板。

“我失敗了,頃刻間萬念俱灰。”

男主角轉過身,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