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主任趕忙大拍馬屁,奉承道:“部長厲害,已經喝了那麼多,還能把陳書記放倒,他可是出了名的能喝。”
“戰術,這是戰術!”王思宇腦袋裡面一片空白,卻依舊咬緊牙關,搖著手指道:“以快打慢,迅速擊倒敵人!”
歐陽吉安笑笑,點頭道:“對,對,部長英明!”
王思宇雙手把著椅背,又低聲吼道:“他陳建民算個球,儲君膽敢過來,一樣放倒!”
第二十四章 巡視江南 七
次日早晨,省城江州市籠罩在一片霧氣當中,空氣的質量很差,能見度不足十米,霧氣蒼茫中,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著便裝,在別墅區內慢跑著,他是江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平湖。
張平湖自年輕時起,就養成了晨練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很少間斷過,在他看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地把事情幹好。
在以前的省委常委裡面,張平湖的年齡已經很大了,但若論身體素質,只怕除了政法委書記戴小樓外,沒人能和他相比,這靠的不是營養品,而是日積月累的鍛鍊。
“生命在於運動,政治也是如此!”回味著昨晚和儲君通話時,這句耐人尋味的話語,張平湖微微一笑,似乎眼前的霧氣,都消失不見了,前方只剩下一條筆直的大道。
和儲君相交已久,張平湖更是打心眼裡佩服對方,現在的國內官場並不太平,儲君也是深居簡出,韜光養晦,可他還是依靠著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手腕,在幾次運動當中,都佔盡先機。
張平湖很想活學活用,在江南官場也發動一場運動,徹底控制住局面,當然,要做到這點,也頗不容易,且不說來自上面的阻力,單單是沈君明那個人,就很難對付。
這個老對手,沉穩冷靜,從容不迫,有一手密不透風的防守功夫,要想在他身上開啟缺口,實在是太難了,而那位新來的省委組織部長,也是一個未知的變數。
“慢慢來,要有耐心,先搬走幾塊石頭,再推倒那面牆!”張平湖暗暗地想著,不知不覺間,加快了腳步,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絲毫不像已近花甲之年的老者。
秘書李信陽和一位警衛,分別跟在他的左右,兩人精神高度集中,不時向四周張望,唯恐出現不速之客,影響到省長晨練,儘管這個院子戒備森嚴,很難有人混進來,可還是不能麻痺大意,畢竟,以前有過一次深刻的教訓。
就在去年夏天,一位退休的老幹部,不知用什麼方法,躲過了警衛的視線,趁著張平湖晨練的時候,忽然衝了過來,高舉血書跪倒在地,惹得張平湖極為不快,雖然,那件事情圓滿解決了,可幾名瀆職的警衛人員,卻都被撤換,連李信陽也做了檢討。
又跑了幾圈,張平湖停下腳步,接過李信陽遞過的毛巾,喘息著道:“霧氣太大,氣壓有點低,呼吸都很困難,這江南省的空氣質量,真是越來越差了。”
李信陽點點頭,輕聲道:“省長說的是,以前小的時候,經常跑到溪湖邊上看流星,現在卻看不到了,科技越來越發達,星空卻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
張平湖拿著白毛巾,把臉上的汗漬擦淨,皺眉望向前方,喃喃地道:“看不到星空,那是光學汙染啊,這些年在環境治理的問題上,確實要注意了,不是酸雨,就是光化學煙霧,再就是山體滑坡,水體汙染,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是啊,省長說的對。”在這個話題上,李信陽不敢多說,因為他琢磨不透,這是省長的一時感慨,還是真的想要治理環境汙染的問題了,要知道,以前有類似的疑問時,省長總是習慣說,這是發展經濟要付出的必然代價,是不可避免的。
記得,以前在省長辦公會上,曾有副省長提出建議,關停幾家汙染嚴重的企業,卻被張平湖斷然否決了,他還在會上公然提出,一些所謂的環保主義者,有些小題大做,也是杞人憂天。
關掉幾家大型企業,環境不會立刻好起來,可幾千工人的失業問題,就會擺在大家的面前,無論如何,也要先讓工人吃飽肚子,否則,失業的人找不到工作,會鬧出亂子的!
果然,張平湖把毛巾遞了過來,又回到了原來的觀點:“要發展嘛,總是要付出代價,其實,看不到星空沒關係,只要老百姓家家能吃得上肉,能過上安穩日子,比什麼都強。”
李信陽身子微躬,有些拘謹地道:“省長說的對,國計民生才是最重要的。”
張平湖笑笑,輕聲道:“信陽啊,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