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理不讓人了,除了一個澳大利亞師跟在日本人後面緊緊追擊之外,美軍三十二師也在瞄準東部新幾內亞日本軍背後的布納,想切斷日本人的退路,來個“一個不拉”。

南海支隊看起來要完了,新幾內亞看起來也要完了,這就是擺在山本五十六面前的嚴峻現實,肩負著全帝國期望的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怎麼辦?

麥克阿瑟的線路是,新幾內亞→棉南老→呂宋→臺灣→沖繩→日本本土,拉包兒是這條路線的必經之地,而尼米茨的線路則是馬紹爾群島→特魯克環礁→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島→日本,拉包兒還是必經之地。

瓜島讓日本人開始認識到,這次戰爭的形態和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似乎有點不一樣了,宇垣纏參謀長1942年12月26日的日記是這樣寫的:

“越來越感到他(指美軍。作者注)不要戰列艦,也不怕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損耗,就僅僅想憑藉壓倒性的航空兵優勢來使我們屈服。”

日本人感到了恐懼。

感覺到了恐懼的日本人更加知道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對日本的重要。如果美軍控制了整個新幾內亞島的話,變態的美國工兵不要幾天甚至就能把整個島變成一大機場,只需要炸就能把拉包兒連同所在的新不列顛島一起炸到海底去。所以新幾內亞島決不能讓給鬼畜。

在決定從瓜島撤退的同時,陸海軍達成了“南東方面作戰陸海軍中央協定”,確定了確保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俾斯麥海域,不能再讓瓜島重演。

但是瓜島的結果乃是實力所致,是日本在包括航空工業和航空人員的總航空力量上的失敗,是日本人已經超過了攻擊終止點而無法確保前線兵力的補給所造成的,是戰略的失敗,和前線戰鬥或戰役的具體指揮關係已經不大。戰略的失敗是無法用戰術的勝利來彌補的,戰鬥的勝利也無法扭轉戰役的失敗。到現在為止的討論只是就瓜島作戰本身展開的,如果從整個國力方面來討論的話,即使日本人現在也同意就算川口支隊和第二師團的登陸順序倒過來,甚至美軍陸戰一師被全殲,也無法保證日軍在幾個月以後一片泡沫的美國航母面前能夠守住瓜島。

大姑娘上轎,皇軍下島(4)

現在的新幾內亞島還是這樣,日本人無法保證確保補給。和瓜島一樣,在支援兵力登陸上就遇到了無法逾越的障礙。

“南東方面作戰陸海軍中央協定”是1943年3月25日達成的。和整個太平洋戰爭的所有陸海軍中央協定一樣,這個協定從達成的那天開始,就已經不合時宜了。

因為第十八軍在上島這點上就出了問題。

日本人和美澳聯軍激戰的戰場主要是在新幾內亞島東部的澳屬新幾內亞。澳屬新幾內亞北海岸中部的芬什港和拉包兒所在的新不列顛島隔海相望,中間有個小島叫長島,長島和新不列顛島之間有一條海峽,有人用文學語言形容中日之間的相隔是“一衣帶水”,那麼這個海峽撐死就只是“一鞋帶水”了。

現在這一鞋帶水難住了山本五十六。

1943年3月2日,一鞋帶水附近發生了一場戰鬥,美國戰史上稱為“俾斯麥海海戰”,而在所有的日本出版物中卻找不到這場海戰,如果按照發生的日期和地點去找的話,則能發現日本人把這場海戰稱為“登比爾海峽的悲劇”。因為日本人根本沒把那場海戰看成是戰鬥,那只是美軍單方面的屠殺。

預定在新幾內亞島上展開的第十八軍的三個師團中,第二十師團和第四十一師團是準備從帛琉(現在的帛琉共和國)出發,在新幾內亞島中部的維瓦克登陸。帛琉在新幾內亞的西北面,這樣兩個師團可以在新幾內亞島西部登陸,除了潛水艇之外,美軍的飛機還無法威脅到西部新幾內亞島。問題是已經在拉包兒的第五十一師團怎麼辦?

當時就有人向負責編制這次代號為“第八十一號作戰”作戰計劃的第八艦隊先任參謀神重德大佐提意見,說現在艦隊計劃的水路上空的制空權幾乎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如果硬闖,很可能會全軍覆滅。建議中止這個計劃,另外再找一條哪怕花點時間但是安全的運送路線。

可是這位神大佐的業餘愛好就是胡說八道:“這是命令,沒辦法,你們做好被全殲的精神準備就是。”

就這樣第三水雷戰隊就去準備被“全殲”去了。

3月3日,由8艘商船組成的運輸船隊裝了7 000人,2 500噸重武器、彈藥和糧食,在第三水雷戰隊的8艘驅逐艦護衛下前往新幾內亞的萊城。途中,在登比爾海峽受到美國和澳大利亞聯合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