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具體的細節,他是無論如何也猜不出來的,但有一點他可以把握好,那就是作詩,既然要做有關塞外征戰的詩,那毫無疑問,當選邊塞詩!
房玄齡的題目一出,李世民心中讚許,宰相就是宰相,萬事以國家為重,並不在意別人會怎麼說他,很好,宰相理應為群臣的表率!
文武百官也都點頭,他們都是知道真實情況的,房玄齡出這個題目,並非是要難為王平安。而是要將話題引到國事上去,這是正確的做法,無可厚非!
褚遂良對長孫無忌低聲道:“無忌公,如此時換你上場,又有此前的尷尬事,你可會和房兄做同樣的事?”
長孫無忌嗯了聲,緩緩地點了點頭,他肯定也會如此做的,轉頭問褚遂良,道:“你呢,也會如此吧?”
褚遂良笑道:“我壓根兒就不會上去!”頓了頓,又道:“如果當真上去了,你們怎麼做,我自然也會怎麼做的!”
文武百官們一個想法,可底下計程車子們,就是另外一個想法了!
房老宰相親自出題,又是雪山和樓蘭,從表面上看相同的題目好做,但那是對別人而言。比如王平安做完第一首關於西域的詩了,這時候場邊計程車子們,可以各自琢磨,各人思路不同,自然會在同一題目下,做出不同的詩來,相差只是水平罷了!
對於同一個人來講,相同的題目,只要給這個人足夠的時間思考,第二首詩,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比前一首詩好,但關鍵就出在這個時間上。現在的時間不夠啊,前一首詩王平安做得多好呢,不破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