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頭的,則是無數的紙片。
接著,楊一清道:“看到了嗎?王華,你看清楚這是什麼!這是萬民書,足足數十萬份,有地方的官吏,有讀書人,也有尋常的小民,這是什麼?這便是民心,民心就在這裡,王華,你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嗎?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是你和葉春秋,蠱惑了陛下和太子殿下,推行這個新政,才引發了這樣的事,而今,你還敢說別人不忠,最不忠的,就是你!事到如今,你有什麼話說?”
王華的心裡咯噔了一下。
這……才是最可怕的啊。
數十萬份……他自然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正確,但是楊一清所說的乃是,這裡頭是官員和士紳,還有百姓聯名的萬民書。
聯名的內容是什麼呢?想來很是簡單,無非就是罷黜新政,流放他這個在楊一清口中不忠的首輔大學士,同時請宗子克繼大統。
罷黜新政,是他們的願望,流放王華,是殺雞嚇猴,而請宗子克繼大統,是為了永絕後患。
今日殿中的這些人,既然已經做出了這樣的事,說了這樣的話,就算是勉強壓迫太子廢黜了新政,請太子登基,也將留下一個隱患,那便是,他們在太子殿下的心裡,已經留下了一個極糟糕的印象,誰也不能保證,等將來太子漸漸穩固了帝位,不會對楊一清這些人進行報復。
所以更好的選擇則是請宗子入朝,便能完美地解決掉這個問題。
本來,你不過是個小小藩王,是絕不可能成為九五之尊,現在卻因為我們,才得以成為天子,這是什麼,這是從龍之功,這便是大功臣,新皇帝的道統在於維護祖法,也就是說,他的一切合法性,都來源於罷黜新政,那麼……就算新天子對新政有好感,也斷然不會再提及新政半句。
自此之後,新政將成為禁忌,等過了十年、二十年,所有和新政沾邊的人,都會成為十惡不赦之徒,會成為奸賊,成為小人,百年、千年之後,他們依舊還會被綁在恥辱柱上,成為天下人,人人唾棄的物件。
而這萬民書,更令王華所憂慮的,卻是地方上的問題,地方上反對的聲音如此之大?是不是,今日就算是將楊一清這些人徹底剷除,也極有可能遭致地方上的叛亂?
這是極有可能的,這些人既然已經敢上萬民書了,也就沒有了退路,一群沒有退路的人,當得知太子登基,勢必會開始害怕起來,他們支援宗子入朝,現在卻是太子稱帝,誰能保證,太子殿下在未來不會打擊報復呢?
叛亂……
叛亂的隱患出現了。
本來,若只是楊一清和蔣冕一道抨擊新政,還會使王華有所疑慮,在推行新政的問題上,謹慎一些,盡力不過於激進。
可是,當看到這些萬民書後,一些事情便可以串聯到一切了。
細細想來,王華終於發現,自己上當了,當初楊一清的中立,某稱程度來說,是為了給予了他巨大的信心,使他做了極大的誤判,總以為至少在內閣層面,反對他的,不過只是個新入閣的蔣冕,這在當時看起來,這樣的阻力實在不值一提,自己理應只爭朝夕,迅速地將新政落實下去才是不失時機。
而有他這個首輔大學士鎮著,又有楊一清的不作為,從而導致了許多下情,沒有人敢反饋到內閣來,這就使王華的誤判更深,以至於到了後來,產生的反噬越加的嚴重。
(未完待續。。)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胡攪蠻纏
此時的王華,顯然已經面臨了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若是繼續堅持,百官離心離德,倒也罷了,讀書人反對,這也是罷了,那麼地方上的群情洶湧呢?
他忍不住看了一眼朱載,朱載通紅著臉,神色間,顯得更加的不安了。
這個少年生在帝皇家,懂得要比同齡人多得多,面對此情此景,內心想必也是憤怒的。
可他終究還是個孩子,雖然已經比絕大多數的同齡人要成熟得多,可並沒有遭遇過什麼真正的大風大浪。
即便是當初監國的時候,整個朝廷都在他的身邊,每一個人都在為他獻計獻策,而他要做的,不過是從善如流罷了。
楊一清,還有這七八成的大臣,此時表明出來的態度,都給朱載的心裡投下了一個陰影,一下子,他才意識到,自己所熟知的那個世界,熟知的人,都開始變得陌生起來。
而今,只有王華在勉強支撐,他顯然也已經開始動搖了。
硬碰硬嗎?後果實在難料,若是硬碰硬,整個朝廷都會分裂,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