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7部分

劉瑾連忙拜倒,磕了個頭,道:“陛下,廠衛……哎……奴婢不知道該怎麼說好,陛下啊,廠衛發現了一個案子,昨夜呈報了來,奴婢覺得非同小可,想著無論如何也要稟告陛下一聲。”

朱厚照沉著臉,揹著手道:“直說,直說,不要惹朕動怒。”

“是,是。”劉瑾苦笑道:“這是……是關於翰林修撰楊慎的,楊修撰……他……他被查出在去歲的時候,收受了人的賄賂,足足一千兩,人證物證都已經核實了,送賄的人也已經招供……”

原來只是這個事?

朱厚照露出一副你特麼的逗我的模樣,不過是一個翰林修撰貪墨了銀子而已。

一千兩,這是屁大點的事兒啊!

當然,假若這是在太祖朝,這樣的貪墨,足夠理由讓太祖皇帝將其扒掉十層皮了。只是到了後來,歷代皇帝對於治貪,卻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了。

這是顯而易見的嘛,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就定下來了這麼點俸祿,人家不貪,難道去吃土嗎?

何況,對於天子來說,臣子貪墨不貪墨,實在不算什麼太大的事,任何一個統治者,顯然對臣子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忠心。只要忠心,其他都是小節。

可是這劉瑾也真是,居然拿這麼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東西跑來稟告,還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

朱厚照因為劉瑾的小題大做,氣沖沖地瞪了他一眼,想了想,還是道:“貪墨錢財的叫什麼?”

劉瑾連忙道:“楊慎。”

朱厚照頓時想起來了,這個人,還真是有點印象的。(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豈有此理

楊慎……

朱厚照念著這兩個字,猛地想起了一個人來。

是那楊廷和之子?

想到這裡,朱厚照頓時不悅起來了。

這個人給朱厚照的印象很壞,尤其是那一日,他心情愉快地回到京師,這楊慎卻是在大明門外滋事,那場景,朱厚照想起就忍不住氣!

這些日子,朱厚照一直沉浸在洋洋自得的喜悅之中,一時將此人忘了,現在提起此人,便毫不猶豫地道:“原來是他,呵……他不是自稱仗義執言嗎?不是說所做的都是為國為民之事嗎?不是口口聲聲說他自己有膽色嗎?好嘛,原來竟是個貪官墨吏,這就很有意思了,嗯,很有意思!”

說著,朱厚照浮出一絲冷笑,意味深長地看著劉瑾道:“劉瑾,這個案子,得辦,要照準了辦才好,管他的父親是誰,有誰要出面求情,立即將人證物證發去大理寺,協同大理寺辦好了,若是查實,立即罷黜他,削他為民。”

一千兩銀子確實是少了一些,朱厚照心裡不免有些遺憾,畢竟動的是翰林,面子上還是要好看的,何況他爹還是內閣大臣楊廷和?噢,還有李東陽,肯定也會為他求情的,只能將大理寺參合進來,罷官……是肯定要罷官的。

朱厚照說罷,便準備抬腿要走。

朱厚照這大清早的好心情就這麼給破壞了,心裡很是惱火,尋常人貪墨倒也罷了,你一個翰林也貪墨?你是翰林倒也罷了,偏偏你這臭不要臉的前幾日還他孃的‘仗義執言’,搞出那麼檔子事?

他這個皇帝離開了這紫禁城,好不容易在那關外建功立業,你這楊慎卻故意在這裡給他找不自在?

真是笑話,朕若是不狠狠地收拾了你,就不姓朱了。

可是朱厚照的腳剛抬起,劉瑾卻是連忙道:“陛下,不能辦。”

“嗯?”

原來以為這件事交給了劉瑾處理,已經算是告一段落了,朱厚照還得趕去廷議呢。

劉瑾這個奴婢,歷來對他是言聽計從的,這一點,劉瑾和葉春秋倒是完全不同,葉春秋是告訴朱厚照應該怎樣做,而劉瑾永遠是陛下做的好。

朱厚照以為自己聽錯了,狐疑地側目瞥了劉瑾一眼。

劉瑾佝僂著身子,頭卻如烏龜一樣伸著,盡力用尷尬的笑容來應對朱厚照。

朱厚照不禁冷冷地道:“不能辦,怎麼就不能辦了?朕難道還怕他爹不成?就算是他爹親自到了朕的面前,朕也照樣辦了他,你這奴婢……”

看著朱厚照臉上的惱怒之色,劉瑾便擺出一張苦瓜臉,一臉委屈地道:“陛下,您忘了啊,上一次,陛下親自硃批了楊慎為今歲的京察楷模,而今,楊修撰的清廉之名早已是宇內皆知了啊,陛下哪,邸報都已經傳抄了許多日了,聖旨也已經發了,就是他家鄉的清廉石坊,怕是地方官都已經預備督造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