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0部分

敢擅自拿主意,海上的事,可不是說著玩兒的,至少在這個時代,絕對屬於高風險之事。

葉春秋便顧左右而言他道:“眼下最麻煩的,還是基地的問題,這水師,理應建在哪裡合適呢?”

朱厚照反而不是很在乎,隨意地道:“就在天津衛吧,朕只要打了招呼,內閣那兒,保準沒有異議,他們現在是求之不得趕緊將燙手山芋丟給鎮國府呢。”

天津衛拱衛京師,這倒是沒有錯的。

可是葉春秋卻不太認同,道:“陛下,在天津衛是有許多的好處的,可是陛下有沒有想過,若是建在關內,其一是被百官盯著,很是不妥,而陛下既有雄心,何不建在較為危險的地方?”

朱厚照愕然地抬起頭,他有點拿捏不定葉春秋的意思了,一臉不解地看著葉春秋道:“你的意思是?”

葉春秋正色道:“陛下忘了嗎?臣一直聽說山海關之外,懸孤一島,因秦皇求仙而得名,故曰秦皇島,此道恰好與山海關隔岸相對,佔地方圓百里,那裡,臣想命人去勘察一下。”

葉春秋所說的,就是後世的秦皇島,因為和山海關相鄰,不過現在,卻是沒有多少人煙的。

後世的秦皇島,已經與大陸相連了,可是在這個時代,秦皇島卻還只是一個島嶼而已。

早些年,陳綰曾在詩中提到的“絕島”就是秦皇島。所謂絕島就是孤島,孤立於海中之島。如今這座島嶼已經面目全非了。明季及清初秦皇島原是撫寧縣管轄下的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秦皇島雖小,卻很有靈氣,故史不乏書。弘治十四年時《永平府志·山川》篇就有記錄:“秦皇島在撫寧縣東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傳秦始皇求仙嘗駐蹕於此。”

朱厚照聽罷,似乎還是有些不是很明白葉春秋的用意,便問道:“尋一處孤島,是嗎?這有什麼好處?”

(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十二章:敕命(第六更)

對於秦皇島的瞭解,葉春秋也只是在翻閱山海關的古籍才大致地知道這地方和後世不一樣。

這時代的秦皇島,其實它真的是島。

直到四百年之後,才因為河水的沖積與大陸相連。

說起來,這座秦皇島佔地不小,它恰好與山海關相對,對面既是關外,又是關內,距離內陸,不過數里而已。

這島嶼雖不及瓊州、崇明,卻也有一縣之地,這地方與大陸的關內外相對,又隔海望著朝鮮、遼東,再遠一些,還可去倭國,最重要的是,這裡的氣候穩定,不似寧波、泉州等地,颱風頻繁,便是風浪,也不算大,在這時代,颱風是港口的大敵,以這個時代的生產水平和造艦水平,往往一個颱風過來,損失極其慘重。

當朱厚照認真地問起葉春秋選定這座島的原因的時候,葉春秋在略略的沉吟之後,才解釋道:“秦皇島距離關外,不過一步之遙,若在此駐紮水師,便可隨時協防山海關,若是遼東有戰事,亦可隨時馳援,這可以鞏固住邊防。”

看著朱厚照若有所思的樣子,葉春秋繼續侃侃而談道:“再者,那兒現在是不毛之地,島嶼內的土地,都是無主,這就給了鎮國府足夠發揮的空間,可假若去天津,若是需要到土地,可土地大多是在士紳之手,既不可強取豪奪,可是一旦購買,又難免讓人抓住了空子,從而坐地起價,倒不如秦皇島那般的自在,那土地隨心用之。何況,那裡在海外,地形之中必定有不少的深水區域,完全可以多開闢一些碼頭出來。”

葉春秋深吸一口氣,最後說出了真正的好處:“而臣弟之所以選哪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緣故,那就是那兒距離朝廷太遠,也無人去關注,便可免去不少的麻煩,鎮國府可專心致志地將其作為水師和商港,不受外界干擾。”

北可以制大漠和遼東,東可窺視朝鮮與倭國,向西就是關內,向南,則是一片汪洋。

無人約束,全憑鎮國府自行去解決問題,更何況,京師距離秦皇島不過數百里,再加上因為關防,所以京師和山海關的官道齊整,快馬的話,也不過一兩日就到,即便是坐上馬車,也不過是三四日的時間,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距離不算太遠,葉春秋無論是在京師,還是親自登島,都完全可以隨時掌控著秦皇島。

但凡只要聽到事關大漠,葉春秋便曉得朱厚照是絕不會拒絕的,果然朱厚照道:“說的很有道理,那麼就以此地作為水師的……呃……叫什麼?”

葉春秋連忙道:“基地。”

朱厚照抿著嘴,目中掠過一絲狡黠,道:“好吧,你且回去,這件事容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