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
說到這裡,李東陽眼眸一閃,卻是冷笑:“老夫的刀子,也還在磨呢。”
費宏的眼裡也是一亮,點頭道:“是,是。”
李東陽又勸慰了幾句,等費宏告辭,他眼睛眯著,似在猜測費宏是不是當真別有用心,他面上板著,過了好一會,才命人準備車駕,自後門出去,徑直入宮,自然少不得又要見一見陛下了。
而另一頭的葉春秋,心情倒還算是不錯,他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實施,節奏帶了起來,倒是感覺頗為得心應手。
此時此刻,葉春秋正在自己的書房裡,給十幾個心腹的生員傳授著自己的經驗:“其實這種公推,節奏十分重要,必須做到不斷的進攻,使對方應接不暇,其實真真假假從來不要緊,三個候選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德行如何,能力又如何,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告訴讀書人,候選之人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希望李公繼任,那麼就要明白讀書人最不喜歡的人是什麼樣子,再將李東陽塑造成什麼樣的形象;而我的泰山呢,則是反其道而行,生員們希望未來的首輔是什麼樣子,是莊重呢,還是親切,是舉重若輕呢,還是嫉惡如仇,這便是輿情分析的重要,分析出了結果,再進行包裝,進行宣揚,將這些形象,灌輸給他們。”
(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豪氣干雲
計劃非常的順利,葉春秋感覺勁頭更大了。
而現在,站在葉春秋面前的生員,皆是安靜地聽著葉春秋語重心長的解說。
這些生員,大多是商賈之家出身的讀書人,甚至有不少生員,暗中也參股做一些買賣。
這些人的底細,葉春秋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對他們也是放心。
他們都是詩社的人,來自天南地北,葉春秋對這些骨幹寄以了厚望。
此時,又聽葉春秋道:“調查出了輿情,知道了絕大多數讀書人的胃口,便要樹立起形象了,形象深入人心,許多事就好辦了。當然,真正反對我家泰山的鐵桿,是無論怎麼宣傳都沒有用的,我們要做的是拉攏住那些並沒有太鮮明觀念的人,這才是我們需要爭取的物件。”
“從現在起,你們要回到自己的鄉中去,關內十三省,太白分社的架子都要搭起來,除了招募人手,分發太白報,另一方面,就是用盡辦法與人打交道,擺宴席,請人唱戲,這些統統可以有。到了地方之後,還要廣結善緣,縣裡的縣學破了,要以詩社的名義捐納一些錢,有些讀書人生活困難,要隔三差五地提著一些米肉去探望,誰家若是有個紅白喜事,也要以詩社的名義去走動,不管別人喜歡不喜歡你,也別管他們是否鐵桿的反商,這些都不打緊,打緊的是,你們該怎麼做。”
“當然,要做這些事情,都是需要銀子,銀子不成問題,所有的款項,都會按時撥發,所費幾何,登記造冊,詩社這裡,隨時給錢。”
“你們需記住,這公推之後,天下的形勢就要變了,所以到了地方,還要招募一些比較踴躍的讀書人拉入詩社,給予他們鍛鍊的機會,給他們薪金,讓他們專心於詩社的事,現在是百廢待舉,所以只能先在十三省設分社,將來還要在府裡設支設,在縣裡設小社,這些都需要有人管理,有人經營,總而言之,你們的任務,便是到了地方上花銀子廣結善緣。”
“有了善緣,有了關係,等到我家泰山大人成了內閣首輔,這分社便不再只是一個宣傳機構了,布政使司、知府衙門、縣衙,都大抵會給分社一點面子,如此,就可以借用這些為讀書人們再做一些事,所以,一切的根基就在於贏,拿到了內閣大權,有了這個,你們將來就是內閣首輔大人在地方上的眼線,是他的代理,是詩社在地方上的父母官。”
“不必怕破費銀子,讀書人嘛,也有一些家境貧寒的,要交心,送錢送糧,屋子破了,就僱人給他修葺,家裡有困難,兄弟不和,就幫著去調解,有些生員出門在外,遇到了難處,就設法去賙濟。”
“宣講上的事,反而不必太過多地去著墨,這是太白集和太白報的事,你們只負責和人交朋友即可。”
葉春秋說得豪氣干雲,可一旁的唐伯虎卻是聽得冷汗淋漓。
說了這麼多,不就是漫天撒銀子嘛?
這下子,唐伯虎終於明白之前心裡的疑惑了,哎呀呀,難怪到手了這麼多銀子,葉春秋還要他繼續努力去籌款呢,這樣算下來,沒有幾百萬兩銀子,也不夠他們這樣使勁兒地糟蹋啊。
雖是跟在葉春秋的身邊,接觸了很多他以往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