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然地擺手道,“軍師何出此言。昨日吾家兒郎幾欲破城,城內齊軍心虛投降,也不足為奇。”
“是啊。”袁熙帳下的大將焦觸也跟著附和道,“想那田毅出身河朔名門田氏,乃田豐之侄,會心向袁氏也不足為奇。”
韓珩聽完焦觸的說辭,當即冷笑一聲搖頭道,“田豐死於非命。田毅又怎會心向袁氏。”
韓珩的話雖是事實,可在袁熙聽來卻是頗為刺耳。加之這會兒的袁熙一心只想著要儘快拿下河間,以防太史慈折回讓煮熟的鴨子飛走。所以在沉吟了片刻之後,袁熙便向韓珩擺手勸道,“子佩此言差矣。田豐之死乃妖道于吉作祟。熙相信以田毅之才定能辨明是非。”
“大將軍英明。”張南與焦觸雙雙抱拳大讚道。其實他二人之所以會為田毅說話,並非是出於他們之間有交情。而是張南與焦觸都不再想在攻城戰上消耗兵馬。要知道這些兵馬可是他們在亂世的安身立命之本,能早一天拿下河間瓜分城內財貨,總比在城外喝西北風的好。
韓珩見袁熙已與張南、焦觸達成共識。心知自己再多說也是白搭。便順水推舟道,“大將軍既如此信任田毅。理應儘快受降,以免夜長夢多。”
“子佩言之有理。”袁熙連連點頭,轉身下令道,“傳話河間特使,本將軍已為田毅請封樂成侯,讓其速與王師換防。”
田毅本就肩負著引袁熙入洞的重任。在得了袁熙的回覆之後,河間城內的齊軍自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同袁熙部完成了換防。於是在當日下午,袁熙在田毅的親自相迎下,率部浩浩蕩蕩地進了河間城。
袁熙拿下河間的訊息極大地鼓舞了邯鄲方面計程車氣。至於對田毅樂成侯的封賞。袁尚兌現得也十分爽快。畢竟這會兒的他同許都的劉協一樣最不缺的就是各色頭銜。更何況曹操之前才封“叛徒”韓範為關內侯,袁尚自然是要抓住這次的機會向河朔的各個勢力表明他袁尚也絕非吝嗇之輩。
然而還未等袁尚的聖旨傳到河間城。那一頭太史慈已然從清河、鉅鹿、渤海三郡召集了兩萬兵馬殺回了河間郡。懾於太史慈威名的河間城內的袁軍自是嚇得人心惶惶。可剛在河間府衙住了沒幾天的袁熙又不甘就此夾著尾巴逃跑。畢竟整個大陳還指望他這個大將軍取得大捷鼓舞士氣呢。於是在得到戰報的當晚,袁熙便將一干文臣武將招入了府內商討對策。
“太史慈已率兩萬兵馬抵達河間邊境,諸君對此有何對策。”袁熙一上來就開門見山地將問題拋給了在場的文武。
雖說早料到齊軍會揮師回擊,但太史慈的進軍速度還是讓在場的眾人倒抽了一口冷氣。卻見張南頭一個嚷嚷道,“撤!此事不撤,更待何時!”
韓珩警惕地掃了張南一眼。話說自打南下之後張南與焦觸的氣焰便與日俱長,甚至已經達到了令人厭惡的地步。為了制衡這兩人韓珩也曾向袁熙進言在冀州招募更多兵丁。並選拔忠義之人充當將領。可這話說說容易,做起來卻完全是另一回事。且不論袁氏日漸式微已難再招募到像樣的曲部來投。光是那些強拉的壯丁短時間也難以形成像樣的戰力。雖然韓珩也覺得河間城難守,但出於對袁熙的維護。他還是張口提議道,“大將軍,事關士氣,珩以為先遣一隊兵馬阻擊一下太史慈,再撤也不遲。”
“打一仗再撤?那便不是撤,而是潰。”焦觸不以為然地冷哼道。
“尚未開戰,何以言敗!”韓珩豎眉回瞪道。
“那就請軍師親自領兵阻擊太史慈。”焦觸揮手一擺針鋒相對道。話說韓珩本是焦觸手下的主簿。袁熙欣賞韓珩的才華便將其調到身邊出任軍師,之後更是任命他為幽州別駕。深受袁熙知遇之恩的韓珩就此開始以袁氏家臣自居。而這一點讓焦觸頗為不快。
袁熙見韓珩與張南、焦觸二人爭執了起來,連忙出面和稀泥道,“諸君稍安勿躁。或許有其他變通之法。”
然而袁熙的勸說並未讓現場的氣氛緩和下來。韓珩、張南、焦觸雖不再爭執,可三人間所撒發出的戾氣卻比唇槍舌劍更令人壓抑。正當袁熙以為這一次的商討又要不歡而散之時,身為新附之人的田毅卻打破了沉寂道,“不知大將軍可有其他兵馬能調撥來此支援?”
袁熙被田毅這麼一問,不由陷入了沉思。他雖號稱大陳大將軍,可手裡能調動的兵馬卻十分有限。更毋庸說是可以與太史慈交鋒的兵馬了。可正當袁熙打算說“沒有”之時,張南倒是搶先一步替他答道,“不是還有那票胡人嘛。”
“樓班部僅三千餘人,怕是難以成事。”袁熙遲疑道。
就是這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