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部分

至少兩方面可以互相策應一下。如果那個方向有伏兵,至少另外一路可以迅速的救援,不至於都搭進去。

另外內田孝行還有一點沒有說出口,也無法說出口的是,他想用一部分兵力吸引中**隊的注意力,給自己的突圍能創造多少方便,就儘量創造多少方便。也就是說他將向東突圍的那部分部隊豁出去了。

當初劉家輝建議張恩華將口子開在北線就是怕內田孝行不上當,如果在北線虛留生路,即便是內田孝行自己不想往裡面鑽,但是他的上級會逼他往裡面跳。

也許有埋伏與兩個師團現實中的安危那一個重要,對於所有日軍高階將領來說都不言而喻。即便是70師團真的中計了,也不過是在兩個師團損失的基礎上在多損失一個師團而已。丟掉兩個師團和丟掉三個師團的差別不算大。

但是如果有機會可以將被圍困的部隊援救出來,但是卻因為一個謹慎的懷疑而見死不救,這就不是什麼小事情了。畢竟也許是和確定是,是兩碼回事。也許有埋伏和已經確定的了兩個師團危急程度,相差恐怕是天壤之別。如果是沒有埋伏,70師團突圍成功之後,卻對通許一線見死不救。恐怕這個責任,就是任何人包括內田孝行也不見的能擔負的起的。

所以劉家輝認為如果在北線虛留生路,即便是內田孝行明知道這是一個圈套不想往裡面跳,他的上司也會逼迫他往裡面跳。讓內田孝行上當的把握要比在東線需留生路大的多。

如果虛留東線,戰事打到這程度,從目前戰局來看,內田孝行則很難上當。畢竟內田孝行與通許一線的聯絡還是一直暢通的。通許那裡的戰事內田孝行還是清楚的。

恐怕通許一線現在的戰局,中**隊的攻擊力度的變化。攻擊人數的增減,內山英太郎會向近在咫尺的內田孝行進行詳細的通報的。張恩華在東線那些小動作能否瞞的住內田孝行還很難說。

最關鍵的一點的是,劉家輝認為內田孝行也不會敢於在通許那裡戰事還沒有結束,自己就先行撤退。畢竟內山英太郎就在通許一線。在調到河南戰區之後,內山英太郎也是他的頂頭上司。並且是目前河南戰區日軍最高階別軍官。

雖然內山英太郎目前只是內田孝行的暫時的上司,70師團並沒有調進12軍建制。但是畢竟是內山英太郎是軍司令官,70師團現在劃歸12軍指揮。他還沒有那個膽子丟掉自己的上司,在主力尚算完整的情況之下,率先撤退。

要知道此時的70師團雖然飽受打擊,但是主力還相對完整一些。手頭的八個步兵大隊,還有三個比較完整,傷亡並不算大。戰鬥力勉強還算完整。個還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戰鬥力。只有兩個大隊傷亡過半失去了戰鬥力。這個時候內田孝行絕對不會見死不救的。

儘管看出來張恩華在部署上的不足,但是劉家輝既然已經決定將太康戰事全盤移交張恩華負責,自己也就不好插手。儘管對張恩華的整體部署並不看好,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再三叮囑擔負北線作戰任務的聶思誠手中一定要留下足夠的預備隊,以應對異常。畢竟他也不敢肯定內田孝行會選擇那個方向突圍。

事情的發展還真的讓劉家輝給預料中了,內田孝行趁著張恩華將主力展開,北線兵力相對空虛一些,突然調頭向北的攻擊行動給張恩華造成了相當的被動。

如果不是渦河一線的新77師兩個營拼死血戰,死死的卡住了70師團北逃的通路,恐怕弄不好張恩華真的是弄巧成拙了。新77師的這兩個營以幾乎全軍覆滅為代價,頂住了70師團在佔師團炮兵百分之八十的炮火掩護之下,從兩個步兵大隊,到後來集中所有的四個步兵大隊,發起的整整四個小時的連續不斷的猛攻,為主力的趕到贏得了寶貴的四個小時。

張恩華在發覺70師團只是以一部分兵力向東突圍,主力全力向北猛攻之後,不禁流下了冷汗。此時的70師團向被突圍方向的兵力實際情況他心理很清楚。一旦讓70師團主力跑到通許一線,後果是什麼他心裡很清楚。

在發覺自己反倒是中了內田孝行的計之後,知道自己的對手沒有上鉤,反到是鑽了自己空子的張恩華立即命令蕭明的騎兵旅立即放棄在馬頭、柏崗一線的伏擊圈,全速增援高賢一線正在抵抗的新77師兩個營。

而新77師將手頭的作戰任務移交給暫70師負責,主力立即調頭向70師團主力撤退的方向實行強行追擊。189團從左,138團在右,展開鉗形攻勢,張恩華下了死命令,命令新77師務必在70師團主力突破玉集一線之前,將其追上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