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文院
春闈將近,天下才子匯聚文院。
幾個身穿青衣的儒生圍坐在一起,輕輕的搖晃著扇子。一臉的自得。
石桌之上放著一把茶壺,公平杯內的茶湯清透明亮,淡淡的茶香順著鼻子直衝腦髓。
其中一個面色白皙的秀才舉著手中的文稿,充滿感情抑揚頓挫的念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其他人閉著眼睛,隨著朗讀有節奏的搖頭晃腦,臉上更是流露出享受受益之色。
“真是佳文!”
“我的文膽好像變得純粹了不少。”
“多少年難得一聞的佳文。”
“不錯!”
“我的文膽也變得純粹透亮了不少。”
過了許久,那幾個儒生才意猶未盡的睜開眼睛,眼神中流露出喜色,高興的說道。
“司馬兄,這是哪位大儒的佳作,讓我等受益匪淺!”
“就是,此文對修身養性極好,如果推廣開,僅憑能夠雕琢文人的文膽這一條,就功莫大焉。更何況,如果用來啟蒙,定然會有更多的人凝聚文膽。”
其中一個身形有點微旁的儒生站起身,真心誠意的對著朗誦的儒者行了一禮,一臉感慨的說道。
“這人不是大儒。”
被稱作司馬的儒生看著眾人眼中的崇敬,面色有些古怪的說道。
“不是大儒,難道是鴻儒宗師所作?”
眾人見司馬面色古怪,也沒有多想,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非!”
司馬儒生再次搖頭嘆息。
“總不會是亞聖所書吧?”
“不過此文短小卻是精幹,內容更是發人深思,說是出自亞聖之手,也未必沒有可能。只是不知是聖山上的哪位所作?”
司馬見眾人說的越來越遠,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滿臉嚴肅的說道:
“此篇雄文,非聖山上的亞聖所書,也不是鴻儒宗師所寫,而是出自知北縣的一介秀才司徒刑之手。”
“秀才位格,這怎麼可能?”
眾人嘴巴不由的大張,一臉的難以置信。
“的確是司徒刑所書,而且這位司徒刑還年歲不滿二十。”
司馬見眾人面露驚色,再次爆了一個猛料。
“這,這怎麼可能。。。。”
眾人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司馬。
“更難以置信的事情還在後面呢。。。。”
不知是不是有人刻意為之,整個北郡都在議論《陋室銘》,都在議論司徒刑,司徒刑幾個月時間的所作所為更是被人編成故事,寫成評書。
司徒刑的名聲大漲,成為人人口中的謝家玉樹,千里良駒,更有人言:生子當如司徒刑!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
司徒朗,司徒家族不可避免的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笑柄,有眼無珠,錯把珍珠當砂礫!
更有人私下議論,庶出的司徒朗得位不正,理應讓賢。
司徒家族的當代家主司徒朗面色陰沉的坐在華庭之中,下人們都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生恐觸怒家主。
司徒朗的手邊有一張被撕碎了詩筏,從縫隙中,隱隱可以看到幾個文字。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諸立嫡違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得立庶以長。不以長者亦如之。”
“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曾玄以下准此。”
。。。
看著一個個文字,司徒朗有一種錐心之痛。也撕開了他隱藏已久的傷疤,他的思緒也彷彿回到了三十年前,當時他還是一個年輕人,而司徒家的家主則是他的父親司徒銘。
“我不服!”
“我不服氣!”
“論學識,我與遠在大哥之上,我為家族做的貢獻也遠在大哥之上,憑什麼他繼任家主?”
司徒朗看著白髮蒼蒼,一臉暮色的父親,有些不服氣的吼道。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老家主司徒銘靜靜的看著自己的幼子,過了許久,才幽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