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斯諾普斯”三部曲中的弗萊姆·斯諾普斯一樣,都是資本主義化的“新南方”的產物。如果說,透過對康普生一家其他人的描寫,福克納表達了他對南方舊制度的絕望,那麼,透過對傑生的漫畫式的刻劃,福克納又鮮明地表示了他對“新秩序”的憎厭。福克納說過,“對我來說,傑生純粹是惡的代表。依我看,從我的想象裡產生出來的形象裡,他是最最邪惡的一個。”
班吉是凱蒂的小弟弟,他是個先天性白痴。一九二八年,他三十三歲了,但是智力水平只相當於一個三歲的小孩。他沒有思維能力,腦子裡只有感覺和印象,而且還分不清它們的先後,過去的事與當前的事都一起湧現在他的腦海裡。透過他的意識流,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失去了姐姐的關懷,非常悲哀。現在家中唯一關心並照顧他的,只有黑女傭迪爾西了。雖然按書名的出典理解,班吉這一章可以說是“一個白痴講的故事”,事實上福克納還是透過這個雜亂的故事有意識地傳達了他想告訴讀者的一系列的資訊:家庭頹敗的氣氛、人物、環境……。按照批評家克林斯·布洛克斯的說法,這一章是“一種賦格曲式的排列與組合,由所見所聽所嗅到的與行動組成,它們有許多本身沒有意義,但是拼在一起就成了某種十字花刺繡般的圖形”。
小昆丁是凱蒂寄養在母親家的私生女。康普生太太的冷漠與傑生的殘酷(虐待狂者的殘酷)使小昆丁在這個家裡再也呆不下去。一九二八年復活節這一天,康普生家發現,小昆丁取走了傑生的不義之財,與一流浪藝人私奔了。這自然激起了傑生的“狂怒”(書名中的“騷動”原意即為狂怒)。傑生驅車追尋小昆丁,想追回他偷來的那筆錢,他在火車上惹出亂子,差一點送了命。
據《聖經·新約》中的《路加福音》載,耶穌復活的那天,彼得去到耶穌的墳墓那裡,“只見細麻布在那裡,”耶穌的遺體已經不見了。在《喧譁與騷動》裡,一九二八年復活節這一天,康普生家的人發現,小昆丁的臥室裡,除了她匆忙逃走時留下的一些雜亂衣物外,也是空無一物。在《聖經》裡,耶穌復活了。但是在《喧譁與騷動》裡,如果說有復活的人,也不體現在康普生家後裔的身上。福克納經常在他的作品裡運用象徵手法,這裡用的是“逆轉式”的象徵手法。
在小說中,與傑生相對立並且體現了福克納的積極思想的是迪爾西。福克納說過:“迪爾西是我自己最喜愛的人物之一,因為她勇敢、大膽、豪爽、溫存、誠實。她比我自己勇敢得多,也豪爽得多。”同情心永不枯竭似地從她身上湧流出來。她不畏懼主人的仇視與世俗觀念的歧視,勇敢地保護弱者。在整幅陰鬱的畫卷中,只有她是一個亮點;在整幢墳墓般冷冰冰的宅子裡,只有她的廚房是溫暖的,在整個搖搖欲墜的世界裡,只有她是一根穩固的柱石。她的忠心、忍耐、毅力與仁愛同前面三個敘述者的病態的性格形成了對照。透過她,作者謳歌了存在於純樸的普通人身上的精神美。迪爾西這個形象體現了福克納“人性的復活”的理想。福克納把迪爾西作為主人公的這一章安排在復活節,這絕不是偶然的。當然,迪爾西不等於基督,但如果說福克納有意引導讀者作這樣的類比與聯想,也不是沒有根據的。
從《喧譁與騷動》中,我們可以看到福克納對生活與歷史的高度的認識、概括能力。儘管他的作品顯得撲朔迷離,有時也的確如痴人說夢,但是實際上還是透過一箇舊家庭的分崩離析和趨於死亡,真實地呈現了美國南方歷史性變化的一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到,舊南方的確不可挽回地崩潰了,它的經濟基礎早已垮臺,它的殘存的上層建築也搖搖欲墜。凱蒂的墮落,意味著南方道德法規的破產。班吉四肢發達,卻沒有思想的能力,昆丁思想複雜,偏偏喪失了行動的能力。另一個兄弟傑生眼睛裡只看到錢,他乾脆拋棄了舊的價值標準。但是他的新的,也即是資產者們的價值標準,在作者筆下,又何嘗有什麼新興、向上的色彩呢?聯絡福克納別的更明確譴責“斯諾普斯主義”(也就是實利主義)的作品,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暄譁與騷動》不僅提供了一幅南方地主家庭(擴大來說又是種植園經濟制度)解體的圖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對資本主義價值標準的批判。
另外,從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福克納也是愛憎分明的,他是有他的善惡是非標準的。在他的人物畫廊中,他鞭撻、嘲笑的是傑生、康普生太太、康普生先生、毛萊舅舅、赫伯特·海德、傑拉德太太和傑拉德等,他同情的是凱蒂、昆丁、小昆丁與班吉,他滿懷激情歌頌的則是地位卑微的黑女傭迪爾西。熟悉福克納的人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