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部分

“對對對!您看我,都忘記這茬了。……”

酒足飯飽,牛局長讓服務員把桌子上收拾一下,又讓服務員給每個人泡了一杯茶,然後就把兩個錦盒放到了桌子上。

牛局長邊開啟其中一個錦盒,邊說道:“楚少,您先看看這兩個小碗,之前聽鑑定師傅說,這是什麼盞?”

楚琛往錦盒裡一看,笑道:“這叫兔毫盞。”

“對對對!就叫兔毫盞,您先看看,滿不滿意。”牛局長點頭道。

“行,那我先看看。”

說著,楚琛拿起了一隻兔毫盞,仔細的打量起來。

兔毫盞,其實就是位於東南省建陽的建陽窯,所燒製的一種黑釉瓷。

建陽窯即建窯宋代名窯之一,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其始於晚唐,盛於宋,而衰於元。主要是燒製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

建窯燒製的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兔毫盞”。也有燒成“鷓鴣斑”和“銀星斑”的,別緻美觀。

釉下毫紋,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後成的酸化痕跡作裝飾,因建窯瓷皆仰燒,釉水下垂,成品口緣釉色淺。由於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纖細毫紋,流速稍慢則粗,就成兔毫之狀。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進”琖等字樣,為貢瓷。

其實像兔毫盞之類的黑釉瓷,原先並不受人重視,其興起,也是有著當時的歷史淵源的。

在宋代初期,隨著品茶方式由“煎飲”到“點飲”的轉變,鬥茶習俗就開始在東南省的民間開始盛行起來。“鬥茶”又稱“茗戰”,即以戰鬥的姿態決出勝負。鬥茶不僅僅是決出茶的品質優劣,實質上是一種追求精神愉悅的藝術化茶事活動。

而隨著鬥茶的興起,為襯托白色茶湯,及分辨水痕,因此厚胎保溫的“建窯黑釉兔毫茶盞”,成為當時士大夫、文人間的最愛,也是茶詩中最常被提及的茶器。至此,建窯兔毫盞開始聞名於世。

楚琛手中的這隻兔毫盞,翻邊,束口,內外全施黑釉,外壁掛釉不及底,釉厚,上薄下厚,故口沿一圈呈赭褐色,底部淌釉有垂釉痕。

內外黑色釉層中排列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形狀像野兔毛毫,細長擁擠,又如成千上萬條小蟲子在黑色泥土中朝下爬動。

產生這種奇觀是因為建窯黑釉含鐵量高達9%以上,在高溫燒造中,釉下氣泡將鐵質帶到表面,然後流成條條針狀,形成以黃、白、褐、藍為主的窯變色。

其中以黃、白、藍色居多,民間俗稱“金兔毛”、“銀兔毛”、“藍兔毛”,還有的稱之為“金銀兔毫”。(未完待續……)

第兩百九十八章 成化雞缸杯

此盞釉色肥厚,窯變煥發出金銀色的光芒,紋理流暢均勻,十分難得。底足露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堅硬、重如鐵渣。

楚琛用手撫摸釉面時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有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在對著光源以45度角觀察時,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絲”都是凹陷於黑色的釉面之下的。

而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其釉面開細小蟬羽紋,點綴著雪花片般的金星、銀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紋,呈現著濃淡深淺、曲曲彎彎不規則的宛如西北黃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濃下淡,以至消失,給人一種自然的美感。

從以上幾個特徵來看,楚琛覺得,這隻兔毫盞應該是一件真品,用異能檢驗過後,也確實和他想的一般。

宋建窯黑釉碗甚多,但如此件這麼好的釉水顯然非常少見。關鍵是此兔毫盞的圈足內刻有豎行“供御”二字,說明這是貢瓷,可謂是非常難得。

接著,楚琛又拿起另外一隻兔毫盞,仔細打量過後,同樣也是一隻“供御”兔毫盞。

等楚琛把手中的兔毫盞放回錦盒之後,牛局長連忙問道:“楚少,不知道您覺得這對小……哦,兔毫盞怎麼樣?”

“這對兔毫盞不錯,我確實挺喜歡的。”楚琛呵呵一笑道。

牛局長聞言心裡很高興,連忙說道:“古玩我們也不懂,楚少,還是您開個價格吧。”

楚琛想了想,伸出兩根手指。剛想說話,牛局長就滿臉驚訝的說道:“楚少。這對小碗能值兩萬?也太多了點吧!”

楚琛哭笑不得的說道:“不是兩萬,是二十萬!”

聽到楚琛的回答。坐在對面的牛俊峰差點把剛喝到嘴裡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

牛局長同樣也是震驚的目瞪口呆,過了半響才有些張口結舌的說道:“您……您沒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