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真的有用嗎?為什麼我感受不到一點氣?是因為我姿勢不對嗎?”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是超人,無所不知,尤其是當問題砸來的時候,回答不上來,老覺得自己會臉紅。
“實踐出真知嘛,你多在家試驗幾天,自己覺得有用就有用,沒用就沒用。”給了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李梅梅偷笑一聲,不去拆穿他,而今保健風盛行,就連主流媒體也免不了俗,電視上天天推氣功,起初強身健體,慢慢地,也就變了味,什麼喝綠豆湯治百病,打雞血延年益壽的謠言都出了來。
綠豆湯多喝可能會拉肚子,雞血打到人身上十有**會要命,也不知道是哪裡傳來的謠言。
估計過不了幾天,相關部門就得出來控制了。
回了家,空調一開,不過片刻,暑熱便被驅走。
程嬸煮好的綠豆湯也在冰箱裡放著,拿出來的時候,還冒著絲絲的涼氣,沈牧端出來,滿足的吸了吸湯上的涼氣。
她拿了疊碗出來,笑著道:“我聽人家講,喝綠豆湯治百病呢,這又不是什麼金貴玩意兒,便是天天喝,頓頓喝,大家也喝的起。”
吃完晚飯,李梅梅照例輔導孩子英文課,接下來,又是父女兩個針對新聞進行分析的談話,他們這樣的家庭,又是獨女,這孩子肩上的擔子一點也不松的。
以前沒孩子的時候,總想著有了孩子,看她長大,長大了以後想幹什麼便幹什麼,等到胖胖出生了,才發現,這樣的想法著實有些可笑,有些東西,生來便不能逃避的。
她的父母,祖輩,從土匪窩裡,從山裡,從腥風血雨裡走過,從飢寒交迫走過,從十年浩劫走過,幾代人努力才把根紮在了京城,幾代人努力才讓她生來衣食無憂,生活優渥。
她若是想要活的輕鬆,她的孩子便要不輕鬆,沒理由自己小時候沒吃過的苦,讓自己孩子吃一遍。
李梅梅在車上提起女兒的同學楊芳也是有原因的,她和老沈兩個人資助了兩個貧困生,其中一個便是楊芳。
那孩子一見到她就叫阿姨,還說認識她,再仔細打聽才知道,原來還是女兒的同學。
女兒上的是全市最好的小學,原則上只收轄區以及成績十分優異的學生,能考上這裡的農村孩子,只要能一直保持下去,考上好大學是遲早得事。
這是市裡今年的扶貧專案,市政府的領導們幾乎每家都幫扶了一個困難兒童家庭,她家能力強些,便資助了兩個。
上行下效,這樣的教育精準扶貧,帶來的社會效果並不差,從上到下的大小官員,好些商人,老師都紛紛效仿,做樣子的人肯定有,但總體來說,還是好處大於壞處。
說好了先富帶動後富,可是眼瞅著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越來越富,比如說李梅梅,前幾天才和外國的大公司簽了單子,生意做到五湖四海,但是一直窮著的那批人,有些人家的孩子還是上不起學。
學費書費是減免了,但是窮人家裡,孩子頂一個勞力用的,有些孩子早上四五點便要起來喂牲口,幹家務,下午下學後又是幹不完的農活,打不完的豬草,這樣下去,想靠著讀書走出農門,天方夜譚。
和女兒住在同小區的幾個孩子,放學了還有補習班要上,教輔資料寫不完往樓下扔,這樣的差距,讓人心裡很難受。
推己及人,誰也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楊芳的父母進城打工後失蹤,音信全無已經三年,她跟著大伯一家生活,楊大伯家尚且有五個孩兒要養活,多她一張嘴,真不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更何況這孩子爭氣,市裡最好的學校下來招生,她自己考上了,誰也狠不下心來叫她不要上學。
李梅梅把前因後果告訴沈牧,她特別不以為然,“以前還怎麼處就怎麼處以後就怎麼處唄,我要是真的表現出關愛關心來,恐怕她還要不自在呢。”
孩子有自己處事的哲學,只要大方向不跑偏,他們夫妻從來不多管的。
想起校門口和她打招呼的小男孩們,沈立軒便問道,“胖胖,等領完通知書,你請幾個玩的好的女同學到咱們家裡玩,把楊芳也叫上,爸爸親自下廚,給你們做好吃的。”
小女孩嘛,怎麼能沒有幾個玩得好的同性朋友,一天到晚的和皮小子扎堆,早就不是他香香軟軟的胖閨女了,特地給她買的小裙子也不穿,卡通髮夾也不帶,真真要愁死他這個老父親。
同小區和她一邊大的女孩子,都在別的學校上課,平時也沒什麼時間在一起玩,再者,這孩子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