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魔教。而其他幾派的掌門人,大多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沒有如何應對魔教的長遠規劃。
(二)嵩山派人才輩出,高手如雲
嵩山派的人才儲備遠遠超過其他四派,僅一流的高手就有十數人。而其他各派則大為遜色,往往只有寥寥數人。左冷禪還招延了許多派外的江湖異人,以備不時之需。
(三)嵩山派內部高度團結,目標一致
嵩山派所有的人緊密團結在“左核心”的周圍,令行禁止,絕無二心。而其他各派則往往有內部分歧,甚至分派別鬥個你死我活。比如,華山派就分為氣宗、劍宗,內鬥不已,導致本派實力大減。又如衡山派,坐第二把交椅的劉正風方當盛年,就金盆洗手,引來江湖議論紛紛。很多人以為是掌門人莫大先生嫉妒師弟武功超過自己,才威逼劉正風退出江湖。事實當然並非如此,但無風不起浪,莫劉二人不夠團結卻是不爭的事實。
嵩山派早就在組織中進行發動,推行了五派合一的遠景規劃,激發了整個組織的雄心。派中人對領導者左冷禪的終極目標極為認同。反觀左冷禪的主要對手……華山派的嶽不群,雖然也有合併五派的想法,但只是深藏於心,連夫人都不告知,更不用說告訴徒弟們了。
弱勢(Weaknesses):
(一)願景推銷能力較差
左冷禪未能將願景由己及人,推銷給其他四派的掌門人及門下弟子。
併購如果不是兩廂情願,就一定會遇到阻力。而要想實現你情我願的併購,勢必需要併購雙方就併購後的願景達成共識。嵩山派自上而下,人人都知道併購成功後將會力壓魔教,稱霸武林,因此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這樣的願景對其他四派並不是沒有吸引力,只是左冷禪作風過於強硬,沒有和他們進行深入細緻的溝通,只是藉助盟主之便,動輒發號施令,以為這樣就可以強行統一認識,一致對外了。但現實並非如此,其他人囿於見識,不知道這樣美好的遠期規劃,又怎麼會甘心情願來配合他的併購舉措呢?更何況,強硬的態度會招致大量的反感。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為“野心家”左冷禪翻案(2)
當併購以不情願的方式進行,就是一種惡意的併購,勢必會導致最強烈的抵抗,最終會造成併購的成本極高。
(二)過早暴露意圖,行事太過張揚
左冷禪早早表現出來要合併五派的想法,並且用極其強硬的方式告知其餘四派,從而讓併購物件有了充分的準備,極大地增加了併購難度。
機會(Opportunities):
(一)魔教虎視眈眈,正為公敵
眾所周知,魔教是五嶽劍派的共同敵人。五嶽劍派的聯盟正是為了應對魔教才成立的。當魔教的威脅越來越大時,五嶽劍派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自保。故而,魔教的興盛反而為左冷禪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二)其他四派的領導者要麼能力一般,要麼胸無大志
在這種情況下,左冷禪的能力與抱負就顯得很突出。在人人但求安耽,只把眼光放在自己門派內的時候,卓爾不群的左冷禪就有了更大、更好的機會。
威脅(Threats):
(一)華山派嶽不群偽裝君子,暗中圖謀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嶽不群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先是不對併購事宜表態。等待時機成熟,就假裝支援併購,暗中謀求五嶽派掌門人一職。這是左冷禪面臨的最大威脅,但他卻絲毫沒有察覺。
(二)少林武當唯恐左冷禪坐大,極力反對
少林和武當是武林中的重要力量,如果它們聯手阻止左冷禪,則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威脅。
從上述SWOT分析來看,左冷禪及其領導下的嵩山派是無人可及的,他要推行五嶽劍派的併購戰略成功率應該是非常高的。所以,左冷禪的謀劃是無可非議的。與其說左冷禪是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不如說他是個雄心勃勃的事業家。
左冷禪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無誤的。但是,他在執行戰略上卻犯了不少錯誤。這才是他應該受人詬病的地方。
這些錯誤,也是五嶽劍派併購失敗的原因。具體如下:
(一)未能充分利用機會
左冷禪精心準備,考慮到了各種資源的組合配置,卻忽略了敵人、競爭對手也是一種難得的資源。魔教即是五嶽劍派最大的敵人,也是一種可以促進內部團結的資源。
但左冷禪後來卻沒有充分利用這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