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李小龍仍然不屈不撓,咬住《冷麵虎》不放,追問鄒文懷:“你是嘉禾的老闆,《冷麵虎》主角一事,你到底作何安排?”這實在是太為難了,李羅已鬧得這麼僵,能合作下去麼?再說已跟王羽簽約,豈是兒戲?依照王羽在港臺的名氣和能量,也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鄒文懷無奈之下,說了句等於沒說的話:“看看王羽是否接了別的本子,不願再演《冷麵虎》了,那我們自然會讓你來演。”

這句話也還真靈,李小龍一聽火冒三丈,說:“你們把我李小龍當什麼角色?王羽不願演的本子,我難道會拾破爛撿來演!”李小龍悻悻然地大步出了鄒文懷的辦公室。

一天後,李小龍“胡鬧”的故事傳到羅維耳裡,羅維給李小龍掛去電話。羅維的動機,或許想把一些事由講清楚;或許是想將王羽當一張牌,再氣一氣“心胸狹窄”的李小龍;或許是想安撫李小龍一番;或許又是想將李小龍的孩子氣暴露無遺。

羅維第一句話問道:“聽說你對我很不滿意,是嗎?”李小龍咄咄逼人:“是的,不錯!”

羅維顯得從容不迫:“那我就要請問一聲了,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李小龍氣沖沖道:“你為什麼不徵求我的同意,就把《冷麵虎》裡的角色給了旁人?”

羅維以“大佬”的口吻說道:“你這話就不對羅,因為我已經跟你商量過好多次了,是你自己下不了決心,怪我何來?”李小龍強詞奪理質問:“難道我不可以考慮嗎?”

羅維說:“當然你有這個權利,但我的時間寶貴,沒法再等待下去,中國有一句鄉里話:佔著茅坑不拉屎。當然,大概你不是這樣的人。”

倆人在電話裡足足“交戰”了半個小時,羅維火了,質問道:“聽說你在外面講,你將要對我採取行動,請問這個‘行動’二字是怎樣解釋的?是不是要打我?”

李小龍冷笑道:“怎麼羅大導演膽子如鼠了?你放心,我不是××,我不會打人的。”羅維嚴厲說道:“我現在要談的,是我們倆個人之間的事,請不要牽扯到旁人身上,我不愛聽!”羅維說完啪地掛上電話。

這是李羅倆人“絕交”前的最後一次交談。以後,他們在公司見了面,既不講話,也不打招呼。演藝圈人,擅長在生活中也演戲,肚裡恨之入骨,臉上一團和氣。李小龍羅維倆人偏不。

都說李羅相爭,漁翁得利。這個漁翁就是王羽先生。王羽這些年濫拍電影,多的一年競拍了20部,影片質量及名氣每況愈下。《冷麵虎》卻是他這幾年最好的一部片,使他聲譽重起。哀嘆“王羽完了”的人,皆莫名驚詫。

李小龍與羅維,形如路人的僵持關係大約維持了一年。這樣也好,倆人雖心存怨恨,但互不搭理,井水不犯河水。

但突然有一天,李小龍尋著羅維大吵大鬧,羅維性命他關,即向警方告急,這就是著名的“羅維報警”事件。

事情真是太突然了,但細審之,仍是有原可究。

1973年,李小龍性格反常,遇到一系列不順利的事。

他赴美一遊,去之轟動,回之悄然,大概是收穫不大;邵氏公司請他主演的影片《神龍》遲遲不開鏡;嘉禾與他合作的影片《死亡遊戲》拍了個開頭,卻無緣無故停機。

嘉禾的做法,委實太蹊蹺,公司的說法極其荒謬,難圓其說。稱:大家都疲倦,稍稍休息一下;又稱:某某裝置、道具、場景什麼的還沒準備好。

李小龍雖不擅理財,但基本經濟法則卻也懂。他知道,多耗一天時間,就等於耗掉好些錢,以贏利為目的的製片公司絕不會等閒視之。李小龍不傻,但他卻不肯放下大明星的架子,主動去詢問原因,爭取早日恢復拍攝,他總是習慣人家來請他,於是,他窩在家中,乾焦急。

其實,鄒文懷比他更急。他很看好這部《死亡遊戲》,多耗一天,不但耗去攝製成本,還會影響票房收入。只是因為,李小龍近來的情緒愈來愈糟,脾氣愈來愈大,不適宜緊張有序的攝製工作,別人也不敢跟他合作共事。

為此,嘉禾的頭目開過一次秘密會議,一致透過,就目前李小龍的狀況,以暫停合作為宜。這對嘉禾、對李小龍,都是兩全之策。

然而,箇中的原因怎能與李小龍道出?一來他近來整天怒容,誰敢去惹他?二來他不是常人眼裡的通情達理之人,若通情達理,就根本用不著做出讓“搖錢樹停止工作”的無奈下策。

李小龍不見嘉禾絲毫動靜,疑竇叢生,想法愈發的古怪。他忽而偏執地認為:是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