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得上駭人聽聞。
低廉的價格和操作需要的低技術含量,使得“非發”透過各種途徑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蒐羅到這些淘汰多年的裝備,經過維修改進之後作為要地防空火力網的有力組成部分,各種退出戰爭舞臺的大口徑高射炮再一次登上原本屬於它們的戰爭舞臺,更具諷刺意義的是,未嘗有一顯身手機會的它們這一次終於有機會向著宿命中註定的敵人開火,證明它們存在的價值。儘管換了時間,更換了地點,同樣的對手仍然極大的激發了這些老式高炮的熱情,它們用和自己年齡不符的高亢聲音宣告著自己的新生。
“非發”裝備的火炮包括100毫米、105毫米、115毫米、122毫米和130毫米等不同口徑的高射炮,為了簡化後勤補給的工作,全部122毫米和130毫米高炮安置在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等北線地區,其他戰區也是根據安排分配了口徑不等的高炮。各家兵工廠趕製的炮彈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相應戰區的彈藥庫儲存,前線現在用不著顧慮彈藥的補充問題。
“開炮!”
“轟隆”!密集如蝗蟲的歐洲聯合空軍機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制空權掌握在手中不假,地面的防空火力不曾有一刻止歇。“非發”裝備不起大量的先進防空武器,而且找不到足夠數量的熟練士兵,但是那些早就應該在軍事博物館裡頤養天年的大口徑高炮完全不理會歐洲聯合空軍的轟炸和電子干擾,無休止地朝天空噴射著炮彈。北方防線接到的唯一命令就是,要麼英勇戰死在敵人面前,要麼由自己人就地正法,一個很簡單的二選一問題。
不是張治國冷酷無情,高強度的空襲,連續的爆炸,眼睜睜的看著戰友倒在身邊,這些足夠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力,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