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清閒。每天吃吃喝喝,旁觀夏老爺子調~教夏二叔和夏柱。除了看書寫字之外,她也做點兒針線活。
她幾乎沒有一個人的時候。孫蘭兒一有空就會過來陪著她,還有臘月,孫秀兒,武家的兩個表姐妹。五月、七月和郭玉環也總來找她,和她一起做針線。
有的時候她們就在後院上房。如果夏至不往後院去,大家就都到前院她的屋子裡來。夏至的屋子燒的暖和,收拾的乾淨,還總有吃的。而且在這裡沒有長輩在旁邊,也更自在一些,所以小姑娘們都樂意到她這裡來。
五月、七月和郭玉環尤其來的勤。
她們還很愛跟夏至說話,打聽府城的事。所以,幾乎每天夏至的屋子裡都是歡聲笑語的。大丫在做小月子從來不過來,二丫也不到夏至這個屋子裡來。
大家都知道大丫的事,並不去打攪她。不過五月、七月和郭玉環卻會時不時地去看大丫,跟大丫說說話。
這天夏至在後院看過了李夏的信,武老太太來串門了。說話之間,武老太太就提到做針線少了一塊某種樣子的布,不值得特意去買,問夏老太太這裡有沒有差不多的。莊戶人家鄰里之間這樣的事算是平常,何況武老太太還跟夏家是實在的親戚。
夏老太太一口答應了。不過她去櫃子裡翻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合適的。夏至在一旁想起來自己好像有塊差不多的布頭,因此就跟夏老太太和武老太太說了,然後回到前院來。
因為是冬天,所以前院的後門一直都是關著的。夏至輕手輕腳地開了門進到堂屋了,她是考慮到大丫還在養身子,所以不想驚擾了她。
然後她就聽見了大丫低低的哭泣聲,還有二丫低低的勸慰聲,說什麼不要放在心上什麼的話。
“……反正也沒吃她們的,她們管不著……,姐你心寬點兒吧,不然有啥辦法。咱倆也沒地方去。在老夏家你還能養好身子,要是回到家裡頭,哪有這個吃喝,還得讓你幹活,不知道給你找啥樣的婆家……肯定好不了……”
夏至微微皺眉,可以放重了腳步。
大丫的哭泣聲立刻就停住了,二丫也不再說話。
夏至想了想,就沒往東屋去,而是直接回到了西屋。今天孫老五家有活,所以孫蘭兒沒來,西屋是空的。夏至很快找到了那塊布頭,就拿了從西屋出來。
走到堂屋裡,迎面就碰見了二丫。
二丫神色訕訕的,站在那裡似乎手腳都沒合適的地方放一樣。
“夏至姐,你回來啦?”二丫小心地跟夏至打招唿,一面還自以為不引人注意,其實很明顯地覷著夏至的臉色。
“啊。”夏至應了一聲,“我回來找點兒東西。大丫姐睡著了嗎,我娘呢,在家不?”
二丫立刻就鬆了一口氣的模樣。“我姐睡著了。我姑串門去了,好像是上下坎老杜家去了。”
“哦,那你好好照看大丫姐吧。”夏至囑咐了二丫一句,就回後院了。
將整塊布頭都給了武老太太,武老太太歡歡喜喜地拿了回家做針線去了。夏至並沒有將剛才聽到的話告訴給夏老太太知道。她跟誰都沒說。
過了兩天,夏至私底下跟孫蘭兒打聽,這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原來她在的時候還好,一旦她不在,田氏又不在跟前兒,五月、七月和郭玉環跟大丫說話就沒有了顧忌。
五月、七月和郭玉環對大丫的態度都沒問題,但說出來的話卻帶著刺,專門朝大丫最痛的地方扎的那種。孫蘭兒一開始沒留心,後來有一次聽見了,就覺得不對勁兒。
孫蘭兒跟夏至學說了一回。
“……是五月說的。五月嘴可真巧,這話咱就說不出來。我看大丫臉色都變了,可她還挑不出五月啥錯處來……”
五月是什麼性情,夏至早就知道。現在看來,五月在府城的那些日子在某些方面還鑽研進步了不少。
不過這些五月都沒有在她的面前表現出來,五月在她面前表現的可比過去懂事、柔順多了,也不欺負臘月了。
夏至心中有數,還沒等她做什麼,夏家就迎來了一件大事:包餑餑的時節到了。
這是北鎮府特有的風俗。每到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會包出整缸整缸的餑餑來,然後一直吃到第二年開春。
餑餑的用料都是本地產的,用大小黃米磨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麵,然後再準備好小豆餡,也就是後世俗稱的紅豆沙,包成一個個拳頭大小的豆沙包,蒸熟了然後立刻就凍起來,儲存在大瓦缸中。
之後就是隨吃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