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水之間誕生的諸多山水之神等等,太古諸神可以說是伴隨天地一同演化的存在。”后土拗不過風燁。也只好將那處的情況講給風燁。
“自天皇陛下誅殺混沌神祗用以立威之後,神族在陛下座下終於統一起來。大羅天中,天皇陛下與諸神訂立世界的諸多法則,諸神從此各司其職,運轉天道。”
“只是,當初的洪荒到底人跡稀少。運轉神職,維護天道固然是神祗的職責,但是終究也有不少人厭煩了這些事情。”
“太古到底是太過無趣,畢竟那個時候大羅已經是最高的道果,很多神祗看到前路無望也只好尋找其他事情打發時間。可是有什麼事情可以讓諸神萬年如一日的做下去?所以諸神便紛紛以沉睡來消磨時間。”
所以也就有了永劫之地?風燁心中暗想。
后土彷彿知道風燁所言,先是搖搖頭,接著道:“沒有諸神運轉神職,天道也可以繼續演化下去,只是這個平衡太過脆弱,輕輕一動平衡也就要崩潰。加上那些神獸異獸肆意打鬥,還有缺少諸神之後天道的演化也變慢下來,所以諸神的存在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諸神的擅離職守自然不被天皇陛下所容,但是太古神厭煩了這些事情,天皇陛下也不好逼迫。最後大家各退一步,那些隱居的神祗便把手中權柄悉數交出封印在混沌鐘上面,由天皇陛下重新冊封神祗來執掌天地,所以混沌鍾也被神族稱之為封神鍾,是神族的鎮運之寶。”
“那麼,諸神退隱權柄順利轉移,又何須永劫之地?”風燁不由插言了。
“所以永劫之地並不是天道演化而出,而是應諸神的意願才出現的地方。”后土嘆了一口氣:“那些初始神退隱之後,後來天皇重新冊封的神祗繼續執掌天地。但好景不長,有一些神祗看到那些初始神沒有權柄在身神力大減,便準備打這些初始神的注意。”
魔神?風燁突然明白過來了。有天皇為首的正神維護天道秩序,自然也有不少以破壞為樂的魔神,兩者之間關係可不和睦。趁著那些退隱神祗沉睡的時候,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受那些魔神的攻擊,諸多神祗根本不能安心沉眠,就是他們塑造的居所也被一個個破壞。所以才有了應諸神意願而出的永劫之地,這裡是諸神的最後沉眠之所,受天道保護絕無破壞可能。”
看到風燁眉頭緊皺,后土自嘲道:“是不是很傻?如今眾生繁衍,洪荒比當初太古之時不知道繁榮了多少倍,吾等有混元無上大道追求,比起那些百無聊賴只能靠沉睡度日的太古神可是好多了。”
神祗不在乎死亡,只在乎生命的價值,在乎自己的生存意義。說白了,就是閒得無聊吃飽了撐的。不然也不會有人無聊到去探索洪荒到底有多大,洪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世界,混沌之中到底能不能生存等等問題。
一個個神祗活了億萬年,每天又沒有什麼娛樂,也就只能靠沉睡度日。諸多太古神看透了一切,要說什麼事情沒有體驗過,也就只有所謂的末日量劫。但是太古時代距離最後的量劫可是差遠了,與其在外面慢慢消磨時間,然後被那些魔神或者後生晚輩作為踏腳石殺死,還是去永劫之地沉眠來的安全。
永劫之地的出現將諸神的神魂印記保留起來,等到量劫來臨之時,就可以了無牽掛的同天道一起堙滅。
同天地而生,隨天地而死這才是神祗最終的歸宿。
“永劫之地是天皇用一位混沌神祗的遺骸構建而成,又有天道之力充斥其中,得天道庇護根本就不能由外力打破,只能等到量劫來臨天道寂滅之時這裡才會崩潰。”后土又重複了一遍,意有所指。
風燁笑了笑:“貧道真的沒有去那裡的打算。”
“妾身又沒說什麼,道友又何必辯解?”
風燁不欲跟后土糾纏這個問題,繼續問道:“接著說,那守門人又是怎麼回事?他們是不是——”
“永劫之地只進不出,那些守門人也不能將裡面的人給放出來!”后土冷然打斷風燁的臆測。
“永劫之地固然一開始是諸神的沉眠之所,但是在後來又多了另一個用處,那就是發配那些罪人,這就是守門人的職責所在。所謂的守門人一開始就是天皇陛下本人,他手中有一塊源石,那塊源石是那位混沌神祗的一部分,藉助這塊源石天皇陛下可以將一些不順從之神發配到永劫之地。永劫之地,永不超生,永劫沉淪之地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
“在天皇之後,這塊源石落在地皇手中,後來又在人皇手中,太古三皇都曾經做過永劫之地的守門人。只是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