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方便行事。”徐老太爺滿口答應。
“可我開點心鋪子這件事恐怕爹孃都不會同意,莫不如孫女就說點心鋪子是您的,孫女只是替您打理如何?”麗姐兒還希望徐老太爺做他的保護傘。
“你個鬼靈精,年紀小小,心眼兒倒多,知道找我這個老頭子給你做靠山。”徐老太爺笑著道。
“您老人家腰桿直,做靠山最適合不過。”麗姐兒笑著拍馬屁。
“什麼難事,我答應了!”徐老太爺聽了麗姐兒的話哈哈大笑,直接答應了麗姐兒的請求。
這下好了,不管發生了什麼事,哪怕是店鋪經營不善或是徐熹和林氏的責難,都有老太爺擋在前面。麗姐兒暗自鬆了口氣,只一天一天地算日子,就等著回蘇州的日子。
轉眼就到了深秋初冬,處於江北的揚州天氣也愈發的冷了。林氏再也不耐煩一波波的或是官家或是商賈的女眷往她院子裡跑,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送些價值昂貴的禮品。於是在徵得徐老太爺和徐熹的同意之後,林氏決定帶著孩子們和大部分下僕於立冬之前回蘇州。
“你帶著孩子們先回去,我和祖父再待段日子才能回去。”徐熹笑著對林氏道。
“公務這麼繁忙嗎?”林氏對於徐熹不能送老婆孩子回蘇州感到詫異。
“馬上就要立冬,接著就是年下,一年的鹽稅,進貢都要核對,忙碌也正常。”徐熹笑著道。
“那我就帶著孩子們留下。你這麼忙,沒人照顧,我心裡不踏實。”林氏想著這陣子徐熹早出晚歸,三餐要不是她叮囑,恐怕都忙得吃不上飯的事情來。
“快回去吧,我知道你擔心我。可這鹽院著實與晨園沒得比,你和孩子們在這裡著實委屈了。我一個大男人,也凍不著,餓不著,不過忙碌了些,卻也算不得什麼。”天氣漸冷,揚州比不上蘇州氣候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