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實的真相。在那位大佬那個時代,香港的英資企業,雖然也有不少,但都是那種實力雄厚,並且在全世界都吃得開的那種企業,並且就算是這些企業,在香港的資本市場佔據的份額也算不得多,甚至比起美國佬都還要少一些。

可李明豹自從有了錢以後,以前很多完全不知道的訊息,他都能夠了解到,所以對於未來香港的格局,實在是有些好奇。因為就現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香港這邊英資力量都還要比港資力量雄厚,很多行業都有英資的存在,盤根錯節之下,實力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

雖然最為上層的英資即便是以後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中下層的英資力量,在那位大佬的記憶當中,雖然有,但份額佔據得十分渺小,遠遠不能和現在相比。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怎麼會不明白英資的厲害?

就連他們李記茶餐廳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個英國佬的產業,後面才被李明豹的老爸李光新給買了下來。小小的茶餐廳都有英國佬的觸手,就更別說其他的東西,反正各行各業當中,至少現在英資還佔據一半,甚至一大半的份額。除非不太賺錢的行業,佔據話語權的才是港資,而某些行業裡面,壓根就沒有港資的存在。

這麼龐大的產業,為什麼到了二十年後,卻一點訊息都沒有?就連那位大佬都不知道。這其中,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在香港迴歸之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港資就給英資做了接盤俠,把整個英資中下層的行業,全都掏空。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原因,所以英資在二十年後,壓根就成不了什麼氣候。

像這樣大規模的交易,不可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李明豹結合記憶再加上現在香港的情況,李明豹就明白,或許這次大規模的各行業交接,就是英資退出香港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就是這樣大規模的交易,才會讓房地產這樣在香港很難跌下去的行業,都老老實實的接受行業低迷的狀態。

實際上八二年到八三年這個階段,香港這邊各行各業都不能說是真正的低迷,要論到交易的數量,或許在整個八十年代都是比較突出的年份。只不過因為英資在默默的割肉,港資也在默默的收購,所以顯得這一段時間各行各業都比較低迷。

但只要完成了大規模的交接以後,整個香港的行業,都會爆發大規模的牛市。再結合記憶當中的情況一看,李明豹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這裡面的貓膩。

第兩百零五章 搶地盤的最佳時機

只要知道歷史的人,外行都知道八三年一過,從八四年開始,香港的各行各業都開始爆發出活力,尤其是房地產行業,要說樓市低迷什麼的,想要再抬頭,至少也要緩上兩三年。但問題就在於八三年都還在觸底呢,八四年就立馬抬頭,然後就像火箭一樣往上竄,即便是全球性的金融波動,都沒有真正影響到這個行業的發展。

要是以前李明豹還會相信那些什麼專家教授的理論,但現在作為實際經手人,李明豹立馬就能發現這其中的貓膩。要真的是房地產行業的問題,恢復不可能那麼快,真要這樣,那香港房地產行業的神經,就實在是太大條了。

也就只有在多家資本的操縱下,香港的房地產行業才會以那麼誇張的行情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要知道八二年的時候,比起八一年的時候,整個行業的跌幅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房地產的大盤,在八一年的時候還有一百,結果八二年立馬就只剩下四十了。接下來八三年實際上也沒有降太多,真正降的,還是政府控制的地盤。

由於政府控制的地盤都是比較大的,在總盤上就很突出,一塊地就完全能夠影響整個行業的價格。在政府低價出手的時候,就很容易給外界一個不太好的印象,那就是香港房地產總體資本含量變低了。

而實際上,在香港真正的好地盤,價格降幅都不是太過明顯。就好像李明豹拿出一千萬美元買下來的那一塊地皮,八一年的時候這塊地皮最高值達到了一億六千萬港幣的價格,但之前和李明豹他們競爭買地的那些人,最高也出過一億三千萬港幣的價格。要按照這個價格成交,那麼這塊地皮實際上僅僅是少了三千萬港幣。跌幅才百分之十八點七五,連百分之十九的跌幅都不到。

這樣的跌幅,也好意思說是跌幅百分之六十。李明豹自從想要買地建電影院以後,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研究也算有一點心得。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哀鴻遍野的時候,跌幅百分之六十,那就是真正的跌幅百分之六十,而不是用大量的爛地來補充資料,然後把平均值給拉低到那樣的程度。

就像日本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房地產泡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