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大秦地大物博。不需要依賴海外的殖民地供應原材料,如此,恐怕大秦的商人不願捨近求遠。去外國獲取源材料。按陛下所說,沒有社場需求,就沒有驅動力,這個問題不解決,走出去的動力終究是難及英、法等國。”
外交部左侍郎黃振林說道:“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不難,朝廷可以制定相應的法令,禁止過早的開採國內的資源,為為地造成資源缺乏的局面,這樣就可以形成對外需求的動力了。”
秦牧記得後世的老美就是這麼幹的,制定相應的法令,禁止開採國內的資源,讓商人們走出去,先去搶光別國的資源,本國的資源就成了戰略儲備,等把你們的資源被搶得差不多了,我再慢慢開採本國的。
聽了黃振林的建議,秦牧大為欣慰,現在朝中大臣的眼界越來越開闊,很難想象,對世界幾乎沒什麼瞭解的明朝君臣,會有這樣的眼光,坐論世界格局,更別說閉關鎖國的滿清了。
戶部侍郎許英傑補充道:“黃侍郎的建議很好,但強行禁止開採國內資源,恐怕效果不佳。陛下,臣以為,制定法令強行禁止,不如出**稅收政策進行調控。
現在大秦的商品,在全世界幾乎不存在競爭問題,換而言之,大秦的商品即便成本高一點,也不會喪失競爭力。
這就給朝廷以便利,可用提高稅收的辦法,提高使用國內一些原材料的使用成本,讓工商業主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國外;
在國外,可以得到很多免費的勞力,可以利用軍事政治的影響力,控制當地的原材料。如此,讓外來的原材料成本反而低於國內原材料的成本,這樣不但能增加進出口稅收,同時可以迫使工商業主把目光投到海外去。
當然,哪種原材料需要提高稅收,這需要詳細衡量利弊,以免影響國內普通百姓的收入,制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