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捏著毛筆寫出來的一筆一畫,歪歪扭扭的就像蚯蚓一樣,一篇大字寫的實在讓人不忍卒讀。於是昨夜蘇簡特地央求瞭如水替她謄寫一遍。如水雖然年紀不大,一手小楷卻工整秀美,蘇簡當時還嘖嘖稱讚。沒想到木先生當著面誇了,蘇簡卻不好意思說不是自己寫的。

木先生很快讀了幾行,抬起頭詫異地看了看蘇簡,卻沒說什麼,低頭細讀。接著他將幾頁紙箋都鋪在大帳正中的桌上,來來回回看過了,然後皺著眉細細地思考。蘇簡見了,怯怯地問:“木先生,可是文中有什麼不妥?”她一時興起,寫了這篇東西,這會兒才想起這個時代在文字上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特別小心,萬一有些個犯忌諱的地方就不好了。

她在這幾頁紙箋之上所寫的,是她對神武大營未來的構想——將神武大營建成一座軍校。起因自然是蘇簡昨日在“招兵大會”上見到的地部新兵,尤其是見到了路小二之後,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能夠讓這些新兵人人都能達成所願,成為文武雙全、上陣能殺敵、下場能烙餅的好士兵。她把前世裡所一知半解的有關大學/軍校的知識都掏了出來,以這些為藍本,設計了一個她心目中的神武大營。

在這份文字裡,蘇簡首先提出神武大營士兵的訓練應至少包括體能訓練、基礎軍事訓練、基礎文化訓練、特殊兵種訓練等等。體能訓練除了每日清晨的跑圈以外,可以再增加一部分五禽戲的訓練(她原來想寫軍體拳的),同時在天氣和暖的時候,可以由水性精熟的教官帶著不會水的官兵習練鳧水;基礎軍事訓練可以教授給眾兵士整個軍隊的構成和軍階、編制,各個兵種是做什麼的,之間怎樣配合,除此以外,還應該教會兵士基礎的戰略戰術,比如教教三十六計什麼的;基礎文化訓練可以安排在晚間進行,教士兵們讀書識字,還可以教授一些關於機械、工程甚至是科學的知識;而特殊兵種訓練,則根據士兵所在的兵種,開展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

其次,蘇簡也提到了目前神武大營中教官和將官短缺的問題,認為需要廣納人才,同時應設定合理的考核和提拔機制。例如,指導基礎軍事訓練和基礎文化訓練的教官可從基層士兵中選拔,只要透過考核能夠勝任的,就可以授予某科教員的職位,增加軍餉。特殊兵種訓練也是如此。

最後,蘇簡想到了教材的問題。她認為教材需要一點點積累,應當由擔任教員職務的將官積攢經驗,將教學的內容記載下來,內容推敲確定之後,可以刊印成冊,在營中發行,同時也為以後的大營練兵提供借鑑。

其實蘇簡深心裡恐怕特別希望神武大營能成為一間“神武軍校”,而她尊敬的陳去華總教頭就是“神武校長”了。

木先生細細讀完,將這些紙箋重新收攏了,籠在袖中,抬起頭對蘇簡說:“蘇校尉如果不介意,這份文書,在下借回去謄寫一份可好。”

蘇簡疑惑著點了點頭,沒說什麼,木清寒便自行離去了。後來下午陳去華等人回到了營中,蘇簡也沒有勇氣去問陳將軍是否知曉此事。之後連續幾日,木清寒都不曾出現,蘇簡的一腔熱情,就如同被一盆冰水澆了個透心涼,每日都無精打采的,只去負責整編地部新兵的教官那裡搭把手,當個臨時書記員,展示她那歪歪斜斜的狗爬毛筆字,漸漸地將軍校的事放在腦後。

就在她自己已經淡忘了“軍校”這回事的時候,這一日卻被陳去華著人請到帳中。蘇簡進帳,卻見盧昭等人都在,木先生端坐在對面正中,除他之外,人手執了一份文書在讀著。

陳去華也朝蘇簡手中遞了一份,道:“木先生整理的,你看看。先生說,大部分意見都是從你那裡得來的。今日先生想聽聽你的看法。”

蘇簡見手中的文書,封皮上寫著四個大字“練兵十策”。她開啟文書通讀了一遍,原來是木先生將她在那幾頁紙箋中所述的對神武練兵的看法整理成章,並且在開篇增加了說明,簡要闡述了這種練兵之道的用意和目標。在這篇文書的序言中,木先生寫道,神武大營的首要目標是培養一支緊密團結為一體的軍隊,在目前天地二部合併,軍階重整的條件下,神武大營需要能夠迅速自主培養高素質的軍官,並且使普通士兵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因此在這個方針指導下,神武大營的各將官集體商議出了十項練兵的方略。蘇簡接著向下看去,只見她原先寫的那些方案被一一整理成條文,以這個時代的人更為熟悉的書面語重新寫過,讀來條理極為通順,比蘇簡原來那份文不文、白不白的要好上很多。在她原來的練兵想法之外,還增加了專設器械、火器等研究局的建議,建議將相關的研究局與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