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好吃的,還意味能出次遠門了,這個時候那是全家出動。一大早上,柳瑞芳和老大,老二做好飯,叫起了小的,一起吃過後,程伯正從右側的房間推出一輛黑色的腳踏車。
小七和小八都歡快的跑上去,坐腳踏車,在他們看來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柳瑞芳看了眼程蘇喊了小七“英子,你今天還坐車啊?晚上還想不想聽故事了?”
小七彆扭的看著程蘇有些糾結了,到底是坐腳踏車重要還是聽故事重要?
“七姐,俺不坐,你坐,俺走,累了就叫大姐抱我”嗯,終於有理由叫老媽抱抱了。
小七被程蘇說的不好意思了,心一橫,走到程蘇跟前說道“九妹坐,俺走,俺大,腿長…”
看到懂事的孩子,程伯正說道“都上來吧,爸今天吃了肉,有的是勁兒”
這腳踏車很高大,比程蘇可是高多了。程伯正興致很高的先將她抱起放在了前面,又把小八放在了她的前面。於是那二八腳踏車前槓上,就坐上了兩個小娃娃,小七抱著紅布包好的木盒子坐在了後座。
“出發咯”程伯正踩起腳踏車,小八積極的按響了鈴聲。幾人歡快的出發了。
後面跟著的眾人走在後面說說笑笑。這是節日的氣氛,年的氣氛,歡樂的氣氛…
從程家村到柳瑞芳父母所在的村子柳塬村,走路需要走大概一個小時,中間需要上一個大坡。程伯正載著三人,踩著腳踏車到了後來上坡的時候也氣喘吁吁了。
柳塬村地勢較高,又在山腳下臨著一條小小的河,地也以水田居多,可以說在靠天吃飯的年代,這裡多了一重保障,所以相對那人吃水都成問題十里八鄉有名的貧困村程家村來說,這裡算是個好地方了。不過這地勢的優勢也只是維持到了八十年代末,就漸漸的成為了它的致命缺點了,距離新修的公路遠,去鎮子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無論做什麼都很不方便。而因為大型水壩的建立,機械化的普及,讓其它村子也可以豐產豐收了,例如程家村還因為有高速公路經過,在商品經濟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好。
當然在一九八二年,以及之前的那幾十年,柳塬村都算比較風光的一個村子。
柳瑞芳的家境不錯,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她是最小的一個,在家裡更是備受寵愛。當初要嫁給程伯正,全家人可是死活不同意的,不說程伯正還頂著那地主帽子,時不時被批鬥一下,單單是他們家人丁稀少,無依無靠,又距離柳塬村有些遠,就讓柳瑞芳家裡人不喜了。可是柳瑞芳就是看上了程伯正,在她看來這個充滿了不合時宜的書卷氣又高大沉穩的男子,就是和那些村子裡的人不一樣,就是她要過一輩子的人。跟著這樣的男人,就算是每天讓她吃糠捱餓那也是幸福的!在她看來這個男人就是山,依靠著他,就一切都不用怕。
最後家裡人實在拗不過,便只好同意了,當時為了怕小女兒去那裡受苦,可是陪嫁了不少東西。在寬裕的時候,總不忘了帶點東西過去。
程蘇小的時候也來過柳塬村,那時柳瑞芳的母親已經不在了,她每年都跟著程素心去看舅爺,和老姨。雖然因為距離不常來往,卻是很親近的。當初舅爺知道了程蘇父親蘇啟林的事,氣的不行,硬是讓自己的大兒子帶著將近八十的他跑去用柺杖打了蘇啟林一頓。
舅爺家裡有一個大約半畝的魚塘,三面環著山崖,只有一面是入口,魚塘裡種了荷花,還有小木筏子,那也是程蘇小時候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只是在她八歲那年,一次大暴雨中,三面土崖崩塌,幾乎是填平了魚塘,不僅讓舅爺家損失慘重,還將舅爺未滿二十歲的小兒子壓的重傷癱瘓,她到現在還清晰的記得舅爺傷心的樣子。如今又要去這個地方了,讓她的心裡再次的湧起小小的激動,這次她一定不會讓那些悲劇重演了!
“爸,你累不?要不停一會兒吧,媽和姐姐們都沒影子了”程蘇聽著程伯正的喘息聲正想說讓他們下來,就聽到小八說道。
“爸不累,這一口氣上來,哪能在半坡歇啊”程伯正聽到小兒子的聲音大懷安慰,加了把勁兒,終於上到了坡頂。
“爸,你看呀,韜韜哥哥來接俺們了!”小八指著前面很開心的說著。
程蘇抬眼看去,只見前面的土路上正有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騎著腳踏車往這裡趕,看到他們滿臉笑意的招著手。那是舅爺家的二兒子柳俊韜。
“小姨父,俺奶就說你們要來了,就讓俺出來接了,果然就碰見了,俺小姨和妹妹們都在後面吧,俺這就接去”柳俊韜因為早早的不上學回家勞動了,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