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百家姓排行第四的是“劉”姓。 從古到今,一直流傳著“劉姓,劉姓,留下來的姓”的說法,不僅如此,還演繹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傳周宣王的上大夫杜伯因被諂陷處死後,他的兒子隉(niè)叔在晉國做士師。於是,他的孫子便以“士”為氏。 晉襄公死後,無人繼位,他的兒子夷皋太小,大臣們主張立晉襄公的弟弟為君,執政的大臣趙盾就派士會到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 不料襄公的夫人繆嬴天天抱著太子夷皋到宗廟裡和趙府哭鬧。趙盾等人無奈,只好立她的孩子為君。 就在這時,公子雍已經由秦軍護送到了邊境。趙盾馬上率軍去迎阻。 秦人見趙盾出爾反爾,很惱火,就在令狐一帶和晉軍打起來。由於秦軍準備不足,吃了敗仗,士會也逃回了秦國。 過了幾年,士會回晉國任職,但他的家眷仍留在秦國,這就是“留”出來的劉姓。 權當故事聽聽吧。而有文字記載說劉姓是起源於祁姓。 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劉國(今河北唐縣),後世子孫便以劉為姓。 還有說是堯的長子監明;更有人說是監明的兒子劉式;第四種說法是堯的弟九子源明;第五種說法是堯的裔孫劉累。 關於劉累的說法,頗有神話傳奇色彩。 劉累生下來時兩手上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因此取名叫“留累”。“留”與“劉”諧音,故稱劉累。 當時在中原地區有一支擅長馴龍的部族,叫豢龍氏。所說的龍,相當於蟒蛇一類的動物。 龍是被世人稱作神物的,因而這個部族很受皇室的器重。 劉累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豢龍部族那裡學習馴龍的本領。不想,他很快學會了,而且成了中原部落小有名氣的馴龍能手。 當時正值夏代第十四年君主孔甲執政。孔甲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不思治國,卻沉溺於鬼神方術。 他在位的第三年,從黃河和漢水中各得一對雌雄雙龍,孔甲打算用這四條龍為自己駕車。 於是他派人去豢龍氏族找會養的人。劉累便毛遂自薦,很得孔甲歡心,任命劉累做御龍官,並賜給他“御龍氏”的姓氏。還把豕韋之地加封給他,就是今天河南滑縣西南韋鄉一帶。 可是,劉累養龍技藝不精,不久,死一了條。他怕孔甲怪罪,靈機一動,把死龍做了美餐,獻給孔甲,孔甲吃後非常高興,重賞了劉累。 幾天後,孔甲還想吃,劉累難以矇混,攜家眷連夜逃走,逃到河南魯山躲了起來。 從此,劉氏世代定居下來。這個說法可從《清源留氏族譜》中查到記載。 劉氏能人輩出,古代第一位平民皇帝,劉邦;漢武大帝劉徹;三國劉備;唐朝史學家劉知己;明代大易學家劉伯溫;清代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當代政治家劉少奇……都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赫赫有名。 ~~~~ 留姓是我國的稀姓之一,現全國留姓人口約有1.5萬人。留姓主要分佈於浙江青田、衢州衢江區、蘭溪、松陽,福建永春、晉江、同安、泉州、大田、仙遊,江西上饒,廣東增城,臺灣雲林、彰化、臺北等地。 留姓得姓歷史悠久,奉留因為始祖,以會稽郡為郡望。大型聚居地隨宗族遷徙而產生變化,東漢兩晉時期金華興盛,唐代以降泉州漸強,均出現留姓巨族。閩繫留姓中有返遷浙江者。清代晚期,留氏散佈全球各地。留姓歷史上曾出過左將軍留贊、東海太守留略、左將軍留平、晉江王留從效、宰輔留正等人物,經世濟民,報效國家,為推進中華民族文明程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得姓之始:外溯帝堯內浙中 《路史後紀》載:“堯有九子,其封於留者為留氏,字亦作‘鎦’。”留國即今江蘇沛縣五段與銅山縣馬坡交界一帶,東臨微山。 留氏尚有其他淵源。一支出自春秋時期鄭國留邑(今河南偃師),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另有一支,系南朝宋竟陵王劉誕謀反伏誅,宋武帝改其族為留氏。此外,我國蒙古族、滿族也有留姓,均出自宋、元時期留佳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最早關於留氏人物的記載,在詩歌總集《詩經》中。喜歡中華留氏總譜下卷()中華留氏總譜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