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正宗的血緣始祖是上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堯,堯是黃帝的玄孫(4世孫),帝嚳kù的三兒子,堯兄弟一共五個,老大是姬摯,繼承了父親帝嚳kù的首領之位,後面傳給了堯;老二姬棄被人們尊稱為后稷,是農神穀神,也是周朝和周姓的始祖;老四子契是商朝的始祖,商丘因他而得名;老五臺璽是老二后稷的同母親弟弟,后稷寵愛弟弟把周族的王位直接兄終弟及傳給了臺璽,臺璽傳給自己兒子,臺璽兒子最後傳回后稷的兒子。 堯的父親帝嚳姓姬本名叫姬俊,堯因為出生在伊侯國(今河北順平縣),後來遷徙到祁地(山西祁縣)居住而姓了伊祁,本名叫放勳,合起來就是伊祁放勳,堯是他的諡號。堯在十三歲的時候,被封在陶地(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村),後來十五歲時又改封在唐並在後來即位後定都於唐(山西臨汾市翼城縣),因此被稱為陶唐氏。 堯當政70年,期間早早就開始物色和考察繼承人,將兩個女兒嫁給舜,細緻考察舜的為人,考察了20多年確認合格後,最終禪位給女婿舜,禪位後又過了28年去世。 【祁姓劉氏1世祖——劉源明】 堯的長子名源明,號丹朱(監明、源明、丹朱為三個人,是帝堯的三個兒子,不能混為一談),在父親眼裡經驗資歷和能力還不夠擔任上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所以堯經過充分考察後,將首領之位禪讓給了女婿舜,舜即位後,將伊祁源明分封在劉(今河北唐縣),自此伊祁源明及其後代以封國劉為氏,成為祁姓劉氏,劉源明成為祁姓劉氏的1世祖。 (監明才是祁姓劉氏一世祖,只因監明早逝無子不得立,源明長子留式承嗣監明!源明是祁姓留氏一世祖!) 【劉姓得姓始祖——劉累】 關於劉姓得姓始祖的描述,最早見於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漢朝以後統稱《左傳》,距今2500多年);後來涉及姓氏起源的幾本主要古籍史料延續了左傳的說法,包括:唐朝林寶812年所著的《元和姓纂》(距今1200多年)、北宋歐陽修等人1060年合著的《新唐書》(距今960多年)、南宋鄭樵1161年成書的《通志·氏族略》(距今860多年)。總結一下這幾本書中關於劉姓得姓始祖劉累的描述如下: 堯的長子劉源明被封在劉地(今河北唐縣)成為祁姓劉氏1世祖,祁姓劉氏第18世子孫中有個孩子出生時,掌紋顯示一個“累”字,因此起名為劉累,劉累長大後向善於馴龍的董姓豢huàn龍氏學習馴龍本領後,受當時的夏朝君主孔甲委任馴養孔甲的四條龍(此處另一說是兩條龍),雌雄各兩條,孔甲因此賜氏給劉累稱御龍氏。 馴養的過程中,其中一條雌性龍不小心死了,劉累就把死掉的龍做成美食進獻給孔甲吃,孔甲不知是自己的龍肉,只是覺得味道不錯很好吃,就讓劉累後續再次進獻同樣的美食給他吃。劉累一看這情況,再繼續下去怕是要露餡,一旦孔甲知道有龍被馴養而死,自己要遭受重罰恐怕性命不保,惶恐不已連夜拖家帶口逃去了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避災禍,後世子孫此後以劉為姓,劉累因此被尊為劉姓得姓始祖。 (劉累之前列祖列宗皆為留姓,秦之前朝代,留劉通假。秦漢時期亦無成熟劉字存在!) 【祁姓劉氏的核心分支——士姓劉氏】 話說祁姓劉氏第18世劉累在夏朝時,為夏朝君主孔甲養龍不小心養死一條,怕怪罪而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避禍,子孫後世以劉為姓。 商朝初期,商朝滅掉了位於如今河南滑縣的彭姓豕shǐ韋氏小國,改封劉累的劉姓後人劉姓第21世的劉泳在此,成為劉姓豕韋氏。 商朝末期,這支劉姓的後人第40世的劉樹鴻從豕韋被遷封至唐(今山西翼城縣一帶,也是先祖陶唐氏堯曾經的古唐國封地),成為劉姓唐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劉姓唐國成為周朝諸侯之一。 周武王姬發同父同母親兄弟10個,老大伯邑考商朝時期被紂王所害,周武王是老二,周朝時期滅國而不絕祀,周武王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分封到商朝王畿地區管理商朝遺民,同時分封老三管叔姬鮮、老五蔡叔姬度和老八霍叔姬處到商朝王畿地區周圍的三個諸侯國邶bèi、鄘yōng、衛來監視武庚和商朝的遺民。周武王建立周朝3年後公元前1043年去世,臨終前將尚在襁褓中的姬誦也就是周成王,託付給自己最親近和信任的老四周公姬旦輔佐,周公直接攝政代管國事,引起老三不滿,老三、老五、老八,聯合紂王兒子武庚以及東部幾十個諸侯國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劉樹鴻的劉姓唐國也參與其中。 周公姬旦自公元前1042年起東征3年後平定叛亂,殺老三和武庚,流放老五,老八廢為庶民,唐國被滅,周成王姬誦把自己的三弟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