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誰也得急眼,思來想去之後,大雄想起了這物件是從天津淘來的,他還依稀記得,當時在天津淘到這物件的時候,那攤子上還有許多的蟈蟈葫蘆,沒準自己去了,還能碰到個。
心裡起了這個主意之後,那就像被貓爪一樣,大雄是一天都呆不住了,當下找了猴子,兩人翻出了全部身家,又找了些親戚和狐朋狗友們,湊了三萬塊錢,大雄就坐了火車直奔天津他大伯家。
要說老天津衛,在民國的時期的一個特殊時段裡,古玩的興盛程度,應該說是遠遠超過了北京城,原因就在於這裡隱居了不少清朝的遺老遺少們,這些八旗子弟的後裔。沒有什麼生存技能,只能把祖宗留下的老物件,拿出去賣,這也導致了當時天津文物市場的發達。
即使是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天津的古玩熱依然興盛,大雄在天津古玩市場裡面轉悠了好幾天,可是陶瓷青銅類的古玩他不懂,名人字畫他知道大多都是假的,這貓膩他比誰都清楚,幾天下來,都沒能碰到箇中意的物件。
就在大雄撐不住勁。準備回彭城的時候,他在古玩市場看到了一個穿著樸素,但是很乾淨的老大爺,像是個退休工人,攤子上擺了十多個蟈蟈葫蘆,大雄看中了其中的一個,和他賣給莊睿的那個三河劉的葫蘆,極為相似。
大雄和這老頭一聊天,瞭解到,這老頭就是前清從北京跑到天津的八旗子弟的後人,解放後自力更生,進了家工廠上班,把兒女也都拉扯大了,也安安穩穩的混到了退休。
老頭原以為退休後能過上幾天舒心日子了,可是誰知道兒女不孝,不但不給贍養費不說,還每個月都把老頭的退休工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