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將恩師這幾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

前幾年在山西,因為來不及大興作,銀錢一事尚不太突出,現在這百萬銀子的大事硬邦邦地擺在面前,張之洞似乎突然深刻理解了恩師二十年前的教導:經濟、理財,真正是治天下的第一樁大事。

他雙眉緊擰地問龔易圖:“你可以擠出多少銀子出來?”

布政使哭喪著臉,摸著腦袋想了半天說:“頂多二十萬,這還得擔風險,準備捱罵。”

張之洞聽了很不高興:“堂堂廣東省藩庫,就這樣窘迫!這話怎麼講?”

龔易圖解釋:“藩庫賬面上是有些銀子,但一項項都有安排,挪動不得。能挪動的銀子,今年春上都動用了。現在只能在上繳朝廷的銀子里扣除一點,這就要擔風險。給廣州商人加重稅收,就得準備捱罵。”

二十萬兩解決不了大問題,怎麼辦呢?張之洞望著眾人:“就不能有別的法子了?”

龔易圖咬了咬嘴唇,說:“法子只有一個,那就是再向香港滙豐銀行去借商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八章 諒山大捷(18)

對呀,張樹聲可以借,我為什麼不可以借!張之洞立即作了決定:“就按龔方伯意見,再向滙豐去借二百萬兩。”

“太多了,太多了!”老邁的巡撫忙搖手,“張大人您不知道,英國人的息太重了,我們還不起。”

“多少息?”這是第一次與外國商人打交道,張之洞不清楚洋人的行情。

“五五的息錢。”倪文蔚的神情很是憤慨。“軒帥去年八月借二百萬,借據寫好按五五還息,到今年八月我們就要還息十一萬,我們至今一錢息銀未還。到明年八月還的話,息上再生息,就不只二十二萬了。如果再借二百萬,光息錢就會把我們拖垮!”

山西的錢莊老闆若放四分的息,便會被罵為黑心。洋人竟然收五分五的息錢,豈不貪婪太甚!

“不能低一點?”張之洞問倪巡撫。

“洋人從不討價還價。”龔易圖儼然一個與洋人辦交易的老手。

“那就借一百五十萬吧!”

“張大人,我看先借一百萬吧。”倪文蔚說,“以後要用的錢再想辦法,先把這個難關過了再說。”

“好,就依倪撫臺的意見,先借一百萬。”張之洞想了想:也是,息錢太重了,能少借就少借點。

他轉臉問龔易圖:“上次的錢,軒帥是透過誰去與滙豐銀行打交道的?”

龔易圖答:“軒帥請盛宣懷的朋友鄭觀應去辦的。”

“鄭觀應這個人,張大人知道嗎?”沈鎔經插話。

張之洞搖了搖頭。

“鄭觀應寫了一部書,名叫《 盛世危言 》,說的是中國應該向西方學習的事。張軒帥遺折中的辦學堂開議院等話,就是受鄭觀應的啟發。彭大司馬也很看重這部書,還親自為它作了序。”

彭玉麟願為之作序,可見這部《 盛世危言 》不一般。張之洞問臬司:“你能找一部給我看看嗎?”

“我家裡就現有一部,明天送給您看。”

張之洞又問:“鄭觀應這個人呢?能見到他嗎?”

龔易圖說:“他正在南洋經商,一時回不來。”

“喔。”張之洞輕輕點頭。“那這次叫誰去和滙豐銀行打交道呢?”

沉默片刻後,倪文蔚說:“前兩天,我衙門裡的巡捕趙茂昌對我說:劉玉澍從香港帶回一個奇人,英語流利,還能講德國、法國、俄國好多個國家的話,又在香港住了三四年。若叫這人去辦借款的事,應該不在鄭觀應之下。”

能說這多國家的洋話?張之洞心裡生出幾分疑惑來,問:

“劉玉澍是個什麼人,他莫不是從香港帶回一個騙子?”

倪文蔚說:“劉玉澍是早些年分發來粵的候補知府,福建人,對洋務極有興趣,也能說幾句英語。今年春上,福建沿海一帶風聲緊,軒帥見他人尚可靠,又是閩人,便派他到福建去打探情況,隨時報告軍情,上月他取道香港回廣州。劉玉澍帶的這個人我沒見過,不知他是不是騙子。張大人如果對此人有興趣,明天我叫趙茂昌帶著劉玉澍來見您。”

趙茂昌是廣東巡撫衙門的文巡捕,江蘇武進人,人長得清秀,文筆書法都不錯,聰明伶俐會辦事,深得倪文蔚的賞識。他十五歲入錢莊學徒,二十歲納資捐了個佐雜小官。巡撫衙門有報往總督衙門的公文要件,倪文蔚常遣趙茂昌親自遞送。趙茂昌也熱心於此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