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只能捱打,不能還手的對手。他們除了鬱悶還是鬱悶。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丁柯此時已經百分百確定,卡夫卡絕對不在帝都,否則在這種情況下。絕沒有任行避門不出的道理。
丁柯雖然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但卻知道,要正面硬扛卡夫卡,只怕還是要稍稍遜色半籌,贏面不會超過三成。但是,有大羽在。丁柯卻有百分百的把握,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要戰可戰,要退可退。進退有據,這讓他有足夠的本錢與之周旋。
他現在也是做好了一切打算。利用好每一個機會打擊教廷,只要機會合適,任何方式都絕不放棄。
面對教廷,無所謂原則,無所謂卑鄙不卑鄙,無所謂陰險不陰險。在大是大非面前,丁柯沒得選擇。
扳倒教廷。絕不是雷丁家族的勝利。也是天陽帝國的勝利,更是千千萬萬被剝削階層的勝利。
不勞而獲的教廷,早已是不爭的吸血鬼形象。不事生產,不事勞作。卻佔了帝國一半以上的賦稅!
丁柯已經記不清發動了多少次衝擊,照他推算,應該超過了二十次。每一次衝鋒,多四五十,少則二三十個,總是有所收穫。
騎士團的防禦力倒還好一些。護法團擅長的是攻擊和刺殺,防禦力比之騎士團要差一個檔次,因此在丁柯的衝擊下,更是死傷慘重。
丁柯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把這六千人的主力逼退!好盡全力去攻擊大尖塔,他要轟倒這樹立千年的教廷象徵毀去。
打臉,要打得徹底,打得教廷顏面盡失。只有這樣,才能在全國範圍內震懾教廷,削弱教廷的威嚴。讓迷信教廷的信徒們知道,他們迷信的光明教廷,並非不可戰勝,也並非所向披靡的。
只有從心理層面驅除教廷的印記。才能確保天陽帝國真正走向健康。
當然,這些本不是丁柯最應該考慮的事情,而是潘親王更該考慮的事情,丁柯的點,是復仇,是救出雷丁家族被封印所羅門獄的
人。
也許,四十多年的聯跑,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隕落;也許,四十多年煎熬,已經讓他們漸漸絕望;也許,四十多年的時間太久”
但是,丁柯卻知道,他們當中每一個人都流倘著和他一樣的血脈,丁柯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痛與苦。
他們不懼怕死亡,不懼怕隕滅。他們絕望的是雷丁家族的精神從此不存於世,雷丁家族的血脈從此無法延續。
不管希望多麼渺茫,丁柯必須拯救他們的希望,拯救他們的一切。
丁柯的每一次衝擊,都帶著滿腔的怒火,帶著對教廷不可形容的仇恨。他覺得,只有瘋狂的殺戮,只要看到這群蛀蟲不斷倒在他的槍下劍下,他才能獲得滿足。
比。,一萬
還是那句話,能混到教廷中來的,沒有一個是冤枉的,他們也不配說冤枉兩個字。真正冤枉的是那些被他們迫害,受他們欺負,被他們盤錄的底層螻蟻。
後世的歷史記載這一晚之戰幾乎用上了“屠殺”這個字眼。
是的,情況確實比後世史書的記載還要慘烈幾分。鮮血順著大街不斷蔓延出去,幾乎可以漂接。
在這一晚上,有超過一千五百名教廷的騎士團和護法軍成員丟掉了性命,這些人成了丁柯向教廷宣戰的祭品,成了第一批炮灰!
而傷者的數目,也絲毫不少於死者的數目。這些傷者,一部分是被丁柯的餘波所傷,一部分是陣形大亂。被自己同伴踏傷,另一部分。則是被小花等人殺個回馬槍所擊傷。
在帝都的六千人主力精英,這一戰死傷過半。剩下一半,鬥志完全被錄奪,士氣低落;幾無一戰之力。
戰鬥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凌晨,直到天陽帝國的皇室驚動,派出大批軍隊趕來“馳援”!
大家都知道,這是政客們的把戲。什麼時候皇室會馳援教廷了?這當然是一種象徵性的動作。說白了,就是做給教廷高層看的。
他們要表達的只有一個,撇清自己。
他們一方面是來看教廷的熱鬧,一方面也是不希望總教廷事後遷怒天陽帝國官方。
潘親王倒沒有刻意表達什麼姿態。卻也帶了大批人馬前來維持秩序。
阿諾等四大高層都是滿臉血絲。雖然很不爽,但是帝國皇室假惺惺的作態。他們總不能當場翻臉吧?
至於潘親王,明明雙方都很想把對方一口咬死,但表面上還得和和氣氣。不管怎麼樣,丁柯只是和潘親王交情不錯,來往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