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再守3天……”姜玉貞喃喃自語。放眼望去,原平城已經成了瓦礫場。到處是被炸壞的殘垣斷壁。官兵們在瓦礫堆裡和日軍拼殺,遠處槍炮聲裡不時夾雜著肉搏的喊殺聲。舊軍的後方供應源源不斷,而中國守軍卻被日軍團團圍在原平這座瓦礫堆裡,內無糧草,外無援兵。

看來,這裡就是我們殉國之所了。姜玉貞把牙一咬,沉著下令:“大家注意節省子彈,堅持就是勝利。”

姜玉貞帶領全旅官兵浴血奮戰,又苦戰3天,一直頂到10月10日子夜,當他們完成守城任務的時候,上面傳達了突圍撒退的命令。

此時,原平城四面被圍。姜玉貞帶領殘部選擇日軍兵力比較薄弱的城西一角衝了出去。他手掄大刀,左右砍殺,殺得日軍抱頭鼠竄,眼看部隊衝過敵陣就要衝入一片高梁地了,一發炮彈落在姜玉貞旁邊,這位忠勇將軍終於像他自己預料的那樣,在他堅守了11天的土地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姜玉貞旅突圍的殘部撤到太原,5000人的1個旅,只剩下600餘人。見此情景,閻錫山也唏噓不已。專門為此寫了一首《原平戰役》詩:“全區原平戰最烈,三團只剩五百人,據守三院十一日,玉貞旅長兼成仁!”

詩中所云:“三團只剩五百人,據守三院十一日”正是堅守原平激戰實況的記錄。由於原平的堅守,遲滯敵軍南下,從而使忻口守軍得以從容佈防,故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詩中對堅守原平的愛國將士抗擊日寇的慘烈備致崇敬歌頌之情。姜旅長系山東荷澤縣人,殉國時年僅44歲。官兵聞之,無不下淚。為此,國民政府軍委授姜旅以“榮譽旅”稱號,命令永遠保留“第196旅”這一番號,並明令褒楊姜玉貞將軍,追贈為陸軍中將。

褒揚令上說:“查姜玉貞久歷戎行,夙稱忠勇。此次奉命抗敵,苦戰經旬,堅守圍城,竟以身殉。譽懷壯烈,軫悼實深。應予明令褒揚,並追贈陸軍中將,交行政院轉軍政部從優撫卹,以彰忠烈。”

堅守原平,為忻口守軍的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然而,由於中央軍緊急奉調入晉,短時間內一二十萬大軍都要到位,閻錫山的窄軌火車速度太慢,運力有限,所以不少部隊遲遲沒有部署完畢。

配備在忻口中央地區的第9軍並沒有到齊,所屬第47師還在蚌埠,第54師徒步從貴州出發,現在只有1個團到達了太原。

衛立煌、傅作義催促他們要加速趕進。第9軍軍長郝夢齡的心情比他們還急。“七·七”事變後,他曾兩次請纓殺敵,才得到了上級批准。

“七·七”事變前郝夢齡接到了命令,要他到四川山洞陸軍大學去學習。誰都知道學習深造是加官晉級的階梯。當他走到重慶,“七·七”事變爆發了,奮起抗敵的浪潮,席捲著中國。他的心也安定不下了。

於是,他放棄了“升官的階梯”,發出請纓殺敵的申請書。

抗戰的形勢正在發展。國共合作,團結禦侮,正在深入人心,也使軍官們瞭解這個大轉折的局勢。蔣介石廬山辦了個軍官訓練團。在這個團裡經過短期訓練之後的軍官,陸續走上了抗日前線。

郝夢齡被調到廬山受訓了。他又一次請纓殺敵。蔣介石召見了他。

“這次學習有什麼心得?”

“牢牢記住委員長的訓示:蘆溝橋事變的推演……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你有幾個孩子?”

“有5個孩子,都還小,大的13歲!”

“去前線之前,要安排一下家事麼?”

“只要他們有衣穿,有口飯吃,有間房子住,就可以了。有國才有家,亡了國還談什麼家。家事好安排。”

“不過,總是要用些錢的!副官!”蔣介石叫來了副官:“給郝軍長開一張30000元的支票!”

“委員長……”郝夢齡想不收這筆錢。

“這也是我的一點意思嘛!以後有什麼事只管直接找我!”蔣介石說。

郝夢齡懂得這饋贈的用意,但是他沒有時間為這個多去思索了。他急忙下廬山,奔漢口,轉前方。

他匆匆忙忙地趕到武漢與家人團聚。

夜深了,孩子們都睡了。郝夢齡的心裡盡是戰場上的拼殺。他想到敵人的兇殘,戰陣的艱難,也想到戰爭的長期性:“也許我這一代打不完,還要我的兒孫接著打”。他輕輕地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