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部分

東西來置換,一邊假做為難之色,說是馬上命人核實成本和產量,可以適當的考慮。

見到姜明承諾,蒲壽庚也不著急,現在他們雖說面是同殿稱臣,但是兩個人都有各自的勢力凌駕於朝廷之上,卻又巧妙的在一起合作,暫時不會有太大的衝突,何況,姜明和鴻兒的事情已經是天下皆知,就算是義女,其也被打上了蒲氏的烙印,更何況還要他蒲壽庚為他來牽線海都,對忽必烈構成威脅呢?

出於對宋室做過的一些事情的顧忌,蒲壽庚自己也要依賴於姜明來為其溝通皇室,以使能夠名正言順的樹立旗幟,否則,就憑藉朝中的那些老夫子,恐怕是寧死也不願意承認蒲氏是大宋皇朝的一分子的。

當下也沒有爭執,就帶著姜明調撥給他的物資回到了泉州,而姜明綜合四處發回來的資訊,仔細琢磨著元軍下一步該怎麼行動,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張弘範止步不前的同時,對於四處的危機視而不見呢?

他不知道,其實駐紮在龍巖的張弘範,也是有苦難言。

奏報於二月底就發往大都,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連一點音訊也沒有得到,雖說是路途遙遠,而水路又被宋軍控制,所以皇帝的批示會晚一些到達,但是在大都的親人要是得到訊息,也會利用各種渠道給自己透露一些訊息啊。

但是張弘範感到自己彷彿和大都失去了聯絡一般,心中那個坎坷不安的焦躁情緒,一直都沒有得到緩解,劉俊也從廣州被帶了過來,但是姜明的出現,始終是朝廷上層的事情,對於一直隸屬於張世傑部下的他來說,知道的還是太少了。

不過算是知道了姜明的許多往事,諸如突然的出現,還有獻計十字門一戰。但是至於這個國師去了廣州之後的事情,就太清楚了,由於張世傑對於姜明的忌諱,在人前很少提及,而劉俊在當時蘇劉義、陳寶和張達等諸將光芒的掩蓋下,並不算是張世傑的心腹。所以知道的並不多,再往下就是在崖山的相遇,和姜明有去廣州,至於皇上隨他一起出海的事情,雖然劉俊知道,卻不知道他們所說的臺灣在那裡,應該就是琉球一帶吧。

得知這個訊息的張弘範,藉著稟報敵情的理由,又寫了一份奏摺,命人快馬送往大都,然後下令黃去疾暫時放棄漳州,守在那裡也沒有什麼意義,還要時刻防備宋軍從海上發出的攻擊。而且在漳州附近已經或不得任何的糧草補給,只能靠南下運過去。所消耗的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各種跡象上看,宋軍在海上憑藉火器佔有了絕大的優勢,那麼在沒有探明敵情之前,還是儘量的把防線收回到內陸比較好一些,至少,沒有聽說宋軍的步卒在大範圍的攻擊各地,不但是漳州,就連惠州、廣州等地張弘範也做好了隨時撤離的準備,潮州那邊,要不是有水軍在內海中被困著,恐怕第一個想到將戰線內遷的就是那裡了。

沒有得到大都方面的訊息,已經算是沒有完成使命的張弘範陷入了困惑,本來想到快些把崖山平復之後,然後直奔福州,把南方的事情處理好以後,就可以回到大都和家人團聚了。

但是沒有想到,幾年來,順利的從長江北岸打到了海邊,一路上都沒有遇見什麼大的阻擋,偏偏就在最後的關頭卡住了腳步,難道真的是自己無能嗎?張弘範這樣問著自己,殊不知,遠在大都的忽必烈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一第七十八章 忽必烈的困惑

弘範真的是那麼無能嗎?

焦躁不安的忽必烈此時在行宮裡面仔細的考慮著這件事情。從張弘範的奏摺送到大都,已經在朝堂之上引起了渲染大波。

但是忽必烈知道,朝堂上諸人的反應之所以激烈。未必是真的朝著這次的平叛波折而去的。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宋朝已經不存在了,從臨安開啟城門的那一刻,已經是不存在了。而現在張弘範的行動,不過是在追殺前朝餘孽而已。

當然,這種行動是要儘快進行,但是沒有人拿他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張弘範的失敗卻成為了朝臣們互相指責的藉口。

當然,作為張弘範的推薦人伯顏現在已經離開大都,回到嶺北和林一帶駐防,隨著春天的來到,草原上發出的勃勃生機,在牛羊看來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又不必為了水草煩惱,但是對於大元,卻是產生了無窮盡的危機。

脫脫木兒、昔裡吉和撒裡蠻等分別在石河磨刀嚯嚯,看樣子馬上就要南下,雖然去年將其擊敗,但是其勢力仍然不小。吉里吉思處於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