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這時候,臺上跳出一個腰扎寬皮帶,手拿木頭槍,眉清目秀、精神抖擻、十分可愛的八路軍小孩,大喝一聲:“咄!住手!冀南陳再道在此!”然後三兩下就把鬼子撂翻了——這小傢伙就是崔連喜。

小崔幹掉鬼子兵,把手槍往皮帶上一插就開始作報告,講的還是剛才陳再道說的那一套,字正腔圓,大夥都能聽明白。講話完畢,大家鼓掌,心說:“假司令講得比真司令好聽。”陳再道司令員也很開心,上臺去和“小陳再道”握手。小崔趁機要求參加八路軍騎兵團,鄧永耀政委當即就把他收下了。

第四章斥候騎兵(2)

崔連喜是騎兵團“列寧室”①的幹事,他跟隨斥候隊行動是為了更好地宣傳發動群眾。

共產黨在敵後發展抗日力量,通常的模式是:進入一個新地方之前,先由敵工部開展工作,然後派部隊尋機出擊,打擊一個日偽顯要目標,喚起老百姓的抗戰熱情,樹立威望,這叫“開啟局面”;接著就召開大會,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委派縣長、縣委書記,這叫“開闢局面”;如果有哪個討厭的傢伙敢跟咱們共產黨的新縣長作對,八路就敲打他一下,這叫“鞏固局面”;再如果作對的人多了,八路軍就派來幾支人馬,駐紮一陣,這就是“穩定局面”。

不管怎麼說,既然有了咱們自己的政府,就可以開始搞宣傳,徵收軍糧。

徵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機構全跑了,冀魯豫立刻出現了各種名目的雜牌武裝,地方豪強打著“保家護鄉”的旗號魚肉百姓;隨後,日偽政權也紛紛建立起來,鼓吹“東亞共榮”,實施“以戰養戰”;現在,當共產黨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之後,三方力量就在同一塊土地上交錯爭鬥(以後還要再加上第四方——返回游擊區的國民黨軍隊),大家打來打去,爭奪的重要目標都是老百姓的糧食口袋。

人民群眾當然是向著共產黨八路軍的,但日偽強盜和地方匪頑的欺壓也讓他們苦不堪言。抗日民主政府徵收糧款,不僅要向人民進行宣傳教育,還要帶領群眾和敵對勢力作鬥爭。

根據地創立之初,地方政府的後勤供應體系還不完善,騎兵團的糧草徵收工作主要是由斥候兵完成的。劉春雷最頭痛這項任務。“徵軍糧就像光屁股打狼——一不要臉,二不要命,必須膽大、不害臊才行。”大劉膽量足夠,過封鎖線、深入敵後都無所謂,可他不會做宣傳工作,向苦哈哈的窮兄弟要糧食,他開不了口。

開始的時候,崔連喜還幫助劉春雷練習口才。先編好說詞,跑到高粱地裡背得溜熟,接著揚鞭打馬出發。可是到了地方,劉春雷見了人卻一個字也講不出來。沒辦法,他只好到老鄉家的灶塘里弄點鍋灰,用水拌了,拿草繩蘸著在牆上寫標語。幾次三番以後,說話的事就交給別人了,大劉只負責寫字。

八路軍對窮人張不開口,對地主老財卻很能夠下手。有一次,斥候騎兵和地方工作隊去徵糧,到了村裡,老百姓說糧食已經讓“維持會”收走了。工作隊長說不可能,他們調查過,敵人還沒有從這裡拉走糧食。四處檢視,偽保長早跑了,各家各戶都是四壁空空,什麼也找不到,於是大家留下來挨家挨戶做工作。半夜裡,有人在窗戶外面小聲通報:“村頭老張家的屋裡砌了一堵牆。”斥候隊一聽,明白了。

第二天八路軍就去把張家的夾牆拆了,不僅先前徵來的糧食都藏在裡面,還有三千大洋、十多匹緞子。騎兵團派民運幹事來運送物資,還把多餘的糧食分給群眾。老百姓高興了,老人們說:“活了一大把年紀,只見過軍隊徵糧,沒見過當兵的給百姓分糧食,真是好隊伍!”

農民辛苦一年,收穫的糧食是有限的,八路軍要,鬼子也要。想得到糧食就必須和敵人搶時間,這麼爭來爭去,徵收軍糧的時間也就越趕越早。

1939年麥收的時候,斥候隊二十多個人跟著團參謀長徐國夫出任務,半路上碰到個報信的地方幹部,說是城裡的日偽軍出動了七輛卡車下鄉搶糧食,可各村的糧食剛割下來,還都在麥場上呢。徐參謀長一聽,立刻通知部隊幫助老鄉搶收、搶藏,自己則帶著劉春雷他們趕往公路設伏。

伏擊地點設在公路邊的坡地上。徐國夫說:“大家注意,專打鬼子汽車。”等了一會兒,敵人車隊來了,斥候隊放了兩排槍,把前面的汽車打趴下,後面的車子也堵住了。日本兵從車上跳下來,架起機槍“突突突”地掃,偽軍也下車圍上來。徐參謀長帶著戰士們上馬,撤退了。

跑個七八里地,再找個地方埋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