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9頁

&ldo;明白明白,&rdo;燕王朱諫瓴連連點頭,大聲朗笑道:&ldo;你們現在拍的不就是朝堂群戲嘛。可以加點戲份,讓兩個保守派和革新派的人都站出來各抒己見。我們老哥幾個就客串一下打嘴炮的大臣們不就得了。你總不會這麼一件事關朝廷國祚的大事兒,就讓他們幾個站出來說幾句就完了吧?&rdo;陳墨聽得直樂,心說這位燕王殿下還蠻時髦的,連打嘴炮這樣的網路熱詞都知道。不過燕王殿下有一句話說得對,朝廷效仿西方改革乃是國家大事,當然不會幾句話的功夫就草草了事。按照劇本的設定,關乎此事的朝堂爭論要持續幾年之久,而電視劇裡也有好幾場百官論戰,他們今天的拍攝任務就是把論戰相關全都拍攝出來,因此時間特別緊迫。在場的大臣們全都是城府深沉的老狐狸,光是打量陳墨的表情就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還是燕王殿下率先說道:&ldo;老夫幾人一時技癢,想要湊個熱鬧卻又不懂你們這拍戲的道道,或許會耽誤你們的拍攝進度。如果小墨你願意讓老哥幾個客串的話,孤王可以向陛下請旨,說服陛下再寬限兩日,讓你們拍攝的更從容一些。&rdo;陳墨正愁這一天的拍攝時間能不能夠,就聽到燕王殿下這樣的蠱惑,哪裡還能坐得穩。立刻說道:&ldo;燕王伯伯願意為我們這小作捧場,我們哪有推辭的道理。只是還得容我片刻,同編劇們商量商量改戲的事兒。&rdo;&ldo;我等在旁圍觀許久,倒也心有腹稿。如果世侄信得過我們這幾把老骨頭,只需將我們要扮演的角色說明即可。至於剩下的臺詞問題,只叫我們自己發揮便是。&rdo;另外一位大臣笑眯眯說道。陳墨自與穆餘結婚。每到年節也要代表穆家和各世家舊友們往來走動。自然也見過這位看起來笑容可掬的老大人‐‐便是當朝戶部尚書,據說當年因匯率和國債的問題坑了國和西歐好幾把。端得是個笑面虎一樣的人。更別提旁邊點頭附和的鴻臚寺卿‐‐那可是比大明外交部長還懂得玩文字遊戲的厲害人物。要認真論起朝廷論戰這一塊的臺詞,陳墨便是再修煉幾年,紙上談兵的效果恐怕也比不上這幾位實幹家。所以在聽到諸位大臣的提議後,陳墨只稍作猶豫,便慨然說道:&ldo;既然如此,倒是勞累幾位世伯了。只是有一點……就怕世伯們表現的太好,場內演員們接不上臺詞。&rdo;燕王殿下直接說道:&ldo;那就把你們的劇本拿來給老夫幾人看看。我等說臺詞的時候,會在話尾扣題的。&rdo;看到諸位大臣們躍躍欲試的樣子,陳墨只得將劇本拱手奉上。幾位年紀一大把的老大人們立刻興致勃勃的討論起來,還叫來了負責在朝上記錄群臣言論的紀事官,根據大家的討論現場改劇本。所以說行家一出手才知有沒有呢。這紀事官也是世家出身,自幼受儒家薰陶,考中公務員後又參加了內部國考,其後在翰林院任三年編修,專門負責草擬聖旨,修纂古籍。一手文章寫的花團錦簇字字珠璣,他寫出來的劇本哪怕只是興之所至,從措辭到立意都甩了原劇本一大截。以至於新劇本出爐以後,陳墨看著原劇本的臺詞都有些汗顏‐‐哪怕他也是根據史書記載將臺詞細細揣摩,還請來了文學院的老師們幫忙修改潤色。可文學院的大家們到底不是朝堂上縱橫捭闔的官員們。聖賢有云術業有專攻,文人紀錄歷史,哪怕論據詳實,返璞歸真,可書面文字和&ldo;現場辯論&rdo;總歸不一樣。只此一條,便襯得陳墨的臺詞雖好,但總有舞文弄墨的嫌疑,反不如紀事官的信手拈來,竟然還考慮到歷史上諸位大臣的脾氣秉性,每個大臣的臺詞或詼諧談笑,或引經據典,或據理力爭,或旁徵博引,只讓人看到文字就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歷史沉澱感和真實感。讓人彷彿置身於百年前的朝堂之上,當真看到了群臣舌戰的那一幕。這番鮮明對比使得兩個劇本高下立判。陳墨總覺得在臨場發揮的情況下,紀事官給出的劇本更加的酣暢淋漓,能叫人看的心潮跌宕,拍案叫絕。於是陳墨順杆子就往上爬,立刻厚顏纏著紀事官,幫忙把有關於朝堂論戰的劇本內容全都改了一遍。訊息傳到御書房的時候,正在處理檔案的皇帝陛下莞爾一笑,同身旁的皇后說道:&ldo;如此一來,只怕一天的拍攝時間真不夠用。&rdo;皇后娘娘將泡好的碧螺春遞給陛下,聞言笑道:&ldo;《百年世家》可是為了慶賀咱們大明建朝六百六十年的國慶大劇,臣妾並不懂得那些拍戲的事情。卻知道精益求精,慢工才能出細活的道理。既然時間不夠,陛下索性多給幾天,叫他們把戲拍好了就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