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中心裡暗樂,一邊盡職盡責的給陳墨講戲。明朝永徽年間,江蘇學政蘇大煥為官清正,克忠職守,因上摺子披露兩江總督吳正轅貪墨疏通河道糧餉二百萬兩銀的舉動,遭到兩江總督吳正轅的瘋狂反撲。他一方面想辦法解決首尾,一方面快馬入京,向自己的靠山大太監王喜求援。王喜倒行逆施,把持朝政,顛倒黑白,不但不為蘇大煥表功,反而陷害蘇大煥一個誣陷上官,貪贓枉法的罪名。並判了個斬立決,全家流放。一任清官竟然如此下場,朝中百官頗為不忍。有和蘇大煥交好的清流官員,便上下奔走希望能為蘇大煥翻案,然而還沒等到百官想出辦法,一道噩耗再次傳入京中,卻是蘇家被流放的男丁女眷皆在流放途中遭遇流寇殺害。訊息一經傳出,天下為之譁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大太監王喜居然如此猖狂,然而事實俱在,只能讓人嘆一聲蒼天無眼。世人皆以為蘇家滿門二十八口盡皆被滅口,卻不知道唯一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幼兒,被玄機子救下,他見這幼兒根骨不俗,便動了收徒的念頭,並將此子改名為貪狼。玄機子本是江湖上令人聞風喪膽的殺手組織玄機樓的樓主。身為玄機樓主,玄機子為了給自己的殺手組織補充血液,經常會挑選一些無父無母天資不錯的孤兒為徒,教授他們武藝,如果這些孤兒能活下來,便調入玄機樓為殺手。為了保證殺手的能力和忠心,玄機子調教殺手的手段異常殘忍,且在殺手出師之前,會給每個人服用他親手調製的毒藥相思。相思是由玄機子的血肉融合蠱蟲煉製成的,並沒有真正的解藥,服用相思的殺手唯有每隔半年服用一枚丸藥,才可以止住藥性擴散。否則每到月圓之日,必定要遭受肝腸寸斷之苦。如果玄機子身亡,服用過相思的所有人也會跟著死亡。所以玄機樓的殺手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都要誓死保護樓主的安危。貪狼便是玄機子親手調教出來的最為滿意的殺手。在整部劇的前期,貪狼因為玄機子從殺害父母的仇人手中把他救了下來,又教導多年的緣故,對玄機子一直抱有孺慕之情。可是直到最後,貪狼才知道原來河道總督為了殺害蘇大煥滅口,僱傭的恰恰就是玄機樓的殺手。滅門之仇不共戴天,更何況貪狼被當朝燕王的仁厚賢德所征服,也不忍看到玄機子同朝中奸宦倒行逆施,害的江山風雨飄零,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所以貪狼表面上聽從師傅的吩咐尋機刺殺燕王,暗地裡卻選擇了同燕王合作,在玄機子勾結奸宦想要刺殺皇帝謀朝篡位的時候毅然反水。雙方人馬在紫禁城展開大戰,最終邪不壓正,玄機子並大太監王喜都被燕王的將士擒拿。燕王勤王有功,老皇帝在彌留之際宣佈燕王繼位。燕王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撥亂反正,給蒙受冤屈而死的蘇大煥一家翻案,並有感於貪狼的輔佐之功,特下旨將玄機子交給貪狼處理。貪狼本想殺了玄機子報仇,卻又不忍多年養育之恩,於是便將玄機子的武功廢去,讓他離開。卻沒想到玄機子剛剛離開京城,就被一隊人馬截殺,玄機子無力抵擋只能跳下山崖,不知所蹤‐‐這當然是張慶中版改編後的結果,事實上在原著中,玄機子死於主角貪狼的手中,而貪狼也在殺死玄機子後毒發身亡,連帶著整個玄機樓的殺手都因此而死,曾經因為肆無忌憚的暗殺朝中大員名門正派,震懾了朝野上下的殺手組織就此煙消雲散。而朝廷也因為玄機樓和朝中奸宦聯手謀朝的舉動,對俠以武犯禁的後果尤為忌憚。新帝下旨派兵圍剿各大門派,致使江湖正邪兩派或競相逃竄,或金盆洗手向朝廷投誠,各大勢力土崩瓦解,自此以後數百年,再沒有江湖俠客遊離於朝廷法度之外的情況發生。因為《貪狼》這部小說是三十年前的作品,現在看來某些橋段未免流於俗套。不過作者臥雲先生精通文史,文筆卓然,最擅長於國仇家恨中點綴些鐵漢柔情,每每令讀者有餘音繞樑,回味無窮之感。因此所著作品自是經久不衰。被改編的次數也是數不勝數。且每次經手執導的導演還都想在翻拍的過程中加入點自己的東西,於是便刪刪減減,有些情節能讓觀眾買賬,不過大多數的改編還是會讓書粉們看了罵娘。陳墨在答應客串之後,特意在網上找了原著看看,雖說劇情大多老套,但是最終的結局卻讓人為之驚歎。不論是貪狼為了報仇毅然累死玄機樓無數殺手的做法,還是燕王登基後不顧舊情派兵圍剿江湖門派的手段,都讓人瞠目結舌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