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把穆佑弄得訕訕的好沒意思。穆家小輩們面面相覷,也跟著不自在。待回到家跟自己長輩說起這些事兒,各家長輩們也都唏噓感嘆:&ldo;城府太深了。謙恭備至,必有所求。按說這事情都過去這麼久了,人死燈滅落葉歸根,他們想要認祖歸宗也在情理之中。可就算是合宗吧,也總得有個說法。一百多年沒來沒往,如今驟然多出這麼一支來,多添幾雙筷子倒不是事兒,就怕人心隔肚皮,人家心裡藏著仇怨不肯說出口,到時候再折騰的家寨不安。&rdo;&ldo;居家過日子不怕磕磕絆絆,便是親兄弟還有打個滿頭包的時候,何況是族兄弟。咱們的孩子都是打小兒一個族學裡面處出來的,也都是咱們眼皮子底下長起來的,知根知底知脾性,更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穆,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道理。可是外人知不知道這個道理,那咱們就不知道了。&rdo;穆家本宅,原本都趕過來祭祖的各家族老們聚在正廳裡開會,小輩們都被打發到外頭陪人逛街,就連陳爸陳媽都抱著三個大孫子回了兩條街以外的陳家,只剩下穆家的幾把老骨頭們聚在一起說話。品了這麼些日子,連家中小輩們都影影綽綽看出來的事兒,這些老狐狸們當然更看的分明。大家的態度也都很一致,不太同意合宗的事情。穆老爺子很滿意大家的表態,也看得出來大家是誠心實意的接受這個決定,而不是攝於嫡脈的影響力而不得不從。說起來那一脈分支就算有什麼算計,城府謀算也有限。隔了一百多年沒聯絡的人,呼哧巴拉的就要回來合宗,還不知道事先接觸一下穆家各支的人幫忙說好話,可見就算是秉持著宅斗的心也沒那個手腕。穆老爺子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執意把人弄了回來。還想了法子將那一脈的長輩都留在y國,只允許小輩回來祭祖。就是打著照妖鏡的心思,當面鑼對面鼓的把事情攤開直接擺在各家的眼皮子底下,也讓所有人都看看這是一幫什麼人。膿包挑破了才能好,與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將人拒之千里,給他們想出應對的時間和機會,甚至悄悄的聯絡上旁支的人裝小扮弱博同情,還不如在所有人都沒防備的時候引狼入室。在心理上先給所有人上了一層逆反危機的暗示,把穆家在華夏的嫡系旁支全都綁到一條戰船上‐‐說到底當年分支謀害的也是嫡支的人,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穆老爺子害怕會給其他旁支的人留下穆家本宅嫡系得理不饒人的印象,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到時候再讓有心人從中挑撥,這人心可經不起驗證。莫不如讓所有人都看出這一脈分支的危險與不確定,第一印象出來了,心生警覺之後,只要是為了自己的兒孫後代考慮,相信沒有哪個長輩會糊塗到把這麼些個城府深沉目的不明的人安插在子女的身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啊!華夏的古諺語總是這麼有道理。穆老爺子微微一笑,在大半族老族兄弟的催促下,從容開口道:&ldo;話是這麼說。可當年先祖的遺訓,是說經歷了舊事的那一脈分支不許踏入華夏。如今就連那時活著的襁褓嬰兒都已不再世上了,一群小輩鬧著要認祖歸宗……咱們也不好回絕的太狠吧?&rdo;&ldo;那也不能拿咱們穆家那麼多子孫去冒險吧?家主您可別忘了,當初那夥人可是喪心病狂到連自家人都能殺害的?他們連懷了孕的婦孺都不肯放過!&rdo;那會兒就能串通山匪,要是放到現在……買通綁匪在汽車裡面弄點手腳製造個車禍什麼的,一瞬間,不知見過了多少豪門隱私的穆家長輩們簡直不寒而慄。穆老爺子要的就是眾人這個反應,當即說道:&ldo;所以我的意思,祭祖可以,但不能合宗。&rdo;穆家族老面面相覷,下意識問道:&ldo;什麼意思?&rdo;&ldo;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也就是咱們老一輩的囉囉嗦嗦還講究個古禮,年輕人都沒那些顧忌了。我的意思,是允許y國分支的人回國經商,但不許他們歸入穆家,這也是先祖的遺訓。大家若是願意,只把他們當成一門遠親走動,見他們遇見困難了,生意上搭把手支援一下,不願意的,也不強求。&rdo;言而言之,就是當沒有這麼一撥人,不親近,不敵視,全把這些人當做是來華夏尋求發展的普通僑商,井水不犯河水。穆家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想說什麼卻說不出來,只覺得穆老爺子的做法是最妥當大氣也有人情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