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8部分

磁炮的炮彈。

9點25分,部署在山南地區的空降15軍第156遠端炮兵旅率先對錫金境內的印度軍隊發起攻擊。

為空降軍配備獨立炮兵旅,也是陸軍的一項重要改革。

雖然軌道電磁炮的系統總質量超過了傳統火炮,但是在持續作戰中,軌道電磁炮對後勤保障的需求比傳統火炮低得多,別的不說,僅火炮發射藥一項,1個炮兵營在通常作戰的情況下,每天消耗的物資就能減少大約10噸。更重要的是,陸軍的軌道電磁炮嚴格按照空運標準設計,從一開始就要求能夠用Y…15B這樣的大型運輸機進行運輸。雖然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為空降兵配備獨立炮兵旅,因為空降兵在戰鬥中往往與敵人短兵相接,不但沒有必要配備遠端炮兵,炮兵的生存問題也非常突出。但是在以往的所有戰爭中,空降兵缺乏獨立炮火力量的問題非常突出,為空降兵配備獨立炮兵旅的需求非常迫切,從某種程度上講,因為空降兵往往在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下作戰,所以為空降兵配備獨立炮兵旅所產生的作用比其他部隊更加突出。與傳統火炮相比,軌道電磁炮的最大優勢不是後勤保障,而是超乎尋常的射程。如此一來,將炮兵配製在戰線後方,不但解決了炮兵生存問題,也使空降兵有沒有必要配備遠端火炮的問題變得沒有意義。正是如此,陸軍才讓空降軍組建了獨立炮兵旅,將炮兵旅單獨配製。

第156炮兵旅的編制規模非常龐大,甚至超過了部分裝甲軍與所有快反軍。該旅總共有12個炮兵營,每個營配備1套軌道電磁炮系統。而快反軍與部分裝甲軍的獨立炮兵旅只有9個炮兵營,部分輕型裝甲軍(裝突軍)的獨立炮兵旅甚至只有6個炮兵營。

12個炮兵營的打擊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按照陸軍的作戰標準,1個炮兵營的持續打擊能力相當於1個配備24架J…17A的戰術航空兵大隊的打擊能力。如果部署在固定陣地上,不考慮戰術機動,其密集打擊能力幾乎相當於2個戰術航空兵大隊。12個炮兵營瞬間提供的火力,足足相當於500多架戰鬥機,持續打擊力量也相當於近300架戰鬥機。

如此猛烈的打擊,必須得到有效的引導。

為了提高炮兵的打擊效率,第156炮兵旅有單獨的偵察營。與地面作戰部隊的偵察營不同的是,炮兵旅的偵察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偵察兵,其主要偵察手段是12套炮兵無人偵察機系統(每套有3架無人偵察機,以確保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戰區)。

除了自身的偵察力量,炮兵旅還可以依靠前線作戰部隊提供的資料進行炮擊。

當然,在作戰部隊到達戰場之前,炮兵旅只能依靠自身的偵察力量,或者其他軍兵種提供的引導資料。

炮擊持續了15分鐘,猛烈的炮火輕而易舉的撕碎了印度軍人的抵抗意志。

在針對甘托克北面的印度軍營的炮擊中,3個炮兵營的72門軌道電磁炮在15分鐘之內投射了上萬枚質量為180千克的重型炮彈(該炮彈最初由海軍研發,為了削減研製經費與統一後勤保障,陸軍也批次採購),對面積僅5萬多平方米的印度軍營重複覆蓋3次以上,彈著點的平均距離不到20米,而155毫米重型炮彈針對暴露人員的殺傷半徑超過150米,針對半裝甲目標的殺傷半徑超過50米。僅此一輪炮擊,軍營內的近5000名印軍官兵就死亡過半,剩餘的2000多名官兵也完全精神崩潰。

第一輪炮擊針對的都是印軍的主要目標,特別是軍營與嚴密設防的陣地。

9點40分,第一批3個營的36架DW…26B進入錫金領空。

按照陸軍的作戰守則,炮擊進行的時候,航空力量絕對不能進入炮擊範圍,原因很簡單,炮彈沒有長眼睛,而且電磁炮炮彈的飛行彈道非常高,擊中目標前幾乎垂直下落,誰也無法保證不會砸中出現在炮擊區域內的作戰飛機。

隨著低空打擊力量到達,炮兵開始對分散的印軍據點進行“點名”。

經過猛烈炮擊,留下的目標也不是很多了。

DW…26B機群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掃蕩地面上的殘餘敵人,為即將到達的地面作戰部隊掃清障礙。

也就在這個時候,印軍開始投降了。

到達甘托克北面印度軍營上空的DW…26B只有4架,主要是前面的炮擊過於猛烈,已經徹底摧毀了印軍的防空力量,沒有必要派遣更多的低空攻擊機。面對只有科幻電影中才有的DW…26B,從炮擊中逃生的印軍官兵不但沒有抵抗,還集體走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