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5部分

劑炷詬嘸鈾韉厙��

總而言之,袁晨皓本著共和國陸軍上將的身份,把最艱難的任務丟給了盟國軍隊。

當然,重點肯定在南面。

5月24日清晨,第90戰鬥單位就從阿斯特拉罕出發,沿著第91戰鬥單位的行軍路線到達埃利斯塔後,轉向南下,直接殺奔高加索山區。與此同時,第93戰鬥單位將阿斯特拉罕的防禦任務交給了趕來的第80戰鬥單位後,沿裡海西岸南下,到達馬哈奇卡拉後,轉向西進,殺奔格羅茲尼。

到這個時候,已經是5月25日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俄軍高層才反應過來,共和國陸軍並沒有北上的打算,而是想在羅斯托夫與伏爾加格勒纏住俄軍主力,然後集中兵力掃蕩內高加索地區的俄軍部隊。因為俄軍確實把主力部署在了羅斯托夫與伏爾加格勒,內高加索地區不但兵力分散,而且大部分都是戰爭爆發後組建的部隊,所以面對同樣是在戰爭爆發後組建的共和國軍隊,俄軍不但沒有戰鬥力上的優勢,也很難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取得區域性兵力優勢。說得貼切一點,在無法進行主動防禦的情況下,內高加索地區的百萬俄軍就是被困在一座座城鎮裡的孤軍,與被關在圈裡的綿羊沒有什麼區別。

認識到問題,並不等於解決了問題。

嚴格的說,到5月25日,俄軍已經沒有辦法改變戰局了。

根據俄軍的戰鬥記錄,到5月24日夜間,原本計劃前往羅斯托夫的2個美軍師改道前往伏爾加格勒,而原本計劃前往沃羅涅日的2個美軍師也兼程趕往伏爾加格勒。這也很好理解,按照俄軍之前的判斷,共和國陸軍正在為北上做準備,而要阻止共和國陸軍北上,就得死守伏爾加格勒。雖然在伏爾加格勒地區有不少俄軍部隊,別的不說,民兵就有200萬,但是這些俄軍戰鬥力低下不說,連士氣都不足。更重要的是,共和國陸軍在“天上作戰”,對於沒有多少防空能力的俄軍來說,只能望空興嘆。

毫無疑問,具備完整戰鬥力,士氣高昂的美軍肯定不會有半點畏懼,加上強大的防空能力,至少不會在面對共和國軍隊的時候,連怎麼打都不知道吧。

等到俄軍打算調整部署的時候,已經有2個美軍師到達伏爾加格勒。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俄軍高層可以讓還沒有到達伏爾加格勒的2個美軍師轉道前往羅斯托夫,協助巴泰斯克方面軍擊潰第九戰鬥單位,但是按照美國與俄羅斯達成的協議,美軍只聽從俄軍的調遣,卻不接受俄軍的戰術指揮。即俄軍高層只能給美軍下達作戰任務,而不能讓美軍做這做那。更重要的是,美軍指揮官不是笨蛋,眼看著到達伏爾加格勒的2個師陷入了泥潭,不去救援己方部隊,反而去南面打醬油,肯定對美軍不利。說簡單點,共和國陸軍擺明了要吃下內高加索地區,美軍還趕過去,那與送死有什麼差別?更何況,美軍兵力本來就不夠多,再分散行動,更是等於自露破綻,給共和國陸軍各個擊破的機會。暫且不說美軍指揮官有沒有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在明擺著是自投死路的情況下,美軍高層與美國高層也不會讓幾萬大兵去冒險。

如此一來,4個美軍師都去了伏爾加格勒。

因為援軍遲遲不到,實際上已經是永遠不可能到來,所以守衛羅斯托夫的巴泰斯克集團軍堅持到5月25日夜間,就在彈盡糧絕(根據找到的俄軍檔案,在向第九戰鬥單位投降之前,巴泰斯克集團軍至少引爆了10多萬噸彈藥,並且將大約5萬噸麵粉、大米、食用油等糧食投入亞速海),傷亡慘重(據戰後調查,巴泰斯克集團軍的總兵力為乃萬,其中名萬是正規軍,另外萬為戰時招募的民兵,而第九戰鬥單位在移防的時候,交給前來接防的伊朗軍團的俄軍戰俘是14萬人,另外還有大約2萬名俄軍官兵在羅斯托夫陷落後,從亞速海逃到烏克蘭,因此在不到4天的戰鬥中,巴泰斯克集團軍損失了大約7萬官兵,其中正規軍不會超過4萬)的情況下,向第九戰鬥單位繳械投降了。

羅斯托夫的守軍如此軟弱,最高興的莫過於第九戰鬥單位。

當然,戰役還沒結束,第九戰鬥單位還沒到休整的時候。

在支援旅到達之後,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在5月27日上午,沿鐵路線向北面的米列羅沃進發。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第九戰鬥單位的目的地是伏爾加格勒,任務是與第91戰鬥單位一道,協助巴基斯坦軍團攻佔伏爾加格勒。如果算上留在阿斯特拉罕的第80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袁晨皓手裡還有4個戰鬥單位,加上巴基斯坦軍團的4個師,攻打伏爾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