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此人軟硬不吃,遇上非吃他虧不可!再聽老道士口氣,彷彿人已趕前回廟,把來時念頭全數冰消,哪裡還敢停留下去!老道士一走,趕即抽身逃出。湊巧侯紹見馬琨公然直入廟內,也想將他誘向後面擒住拷問,徑繞後牆趕回,見老道士走來,便令出喚來客人內。

老道士看人已不辭而別,侯紹得信,囑咐了幾句話,便即趕出。行時懶得再開房門,藝高人膽大,也未進房取那竹令。等他走後,老道士才想起虞家有人來尋,忘了告訴。

忙追出時,人已去遠。侯紹先當馬琨乘己不在,人廟踩訪道路,再來不問明見暗偷,俱在廟裡。先想看他落腳之所有無黨羽同來,出廟一打聽,恰巧有一村童路過,看見馬琨由廟內慌慌張張走出,往方巖的路上跑去。當地村童均和侯紹交好,便對他說了。侯紹便照直追趕馬琨。馬琨因知侯紹比南明老人手辣得多,原意尋著陳業另打主意,本已變計。吃侯紹這一追,馬琨害了怕,路過陳業藏處,不敢相見,人多處不便急跑,回顧侯紹追來,徑自落荒飛逃。侯紹由沿途村童指點,一會便自追上,見他竄向野地,也想將他逼向無人之處擒問底細,依稀辨出前面逃人影子,便不再急追,只是緊緊尾隨不捨。

直追出十里以外,到一僻崖後面,方始縱身上前攔住去路。馬琨情急,還想動武,只兩三照面便被侯紹點倒。馬琨倒是知機,一落入手立即輸口,說出此行用意。

原來那神拳祖師錢應泰,自在千松巖寒花蟑,為天山飛俠狄遁、乾坤八掌地行仙陶元暇逐走,率領手下門徒,離去所佔的崖洞,先在附近山中暫居,暗命門徒取回洞中複壁內所藏寶物,不料已被惡徒尤嘉先期盜走,鬧出許多事故,又丟了一次大人,自覺無顏再在江南稱雄。他和已死惡徒馬連原是連襟,外傢俱在西天目深山之中,當時忿愧之下,便將所有門徒全數遣散,自往西天目隱居。馬連遺有一子,便是馬琨,馬妻賈三姑痛夫慘死,再三託妹子四姑,磨著錢應泰傳授武藝。錢應泰自從娶了四姑,也生有一子,名喚錢復。本因自己年已半百過去,又娶妻破了元身,怎麼下苦勤練,也非仇人對手。

如今兩家幼子從小練起,將來為父復仇,實是再好不過。無奈兩子資稟俱差,尤其馬琨,人雖聰明機智,練武卻無恆心。仇人何等厲害,就把自己本領全數傳與尚且非敵,照此如何能行!一晃十年來,正打不起踐約報仇主意。

這日山中閒遊,無心中遇見狄家一個對頭。那人姓陳名松,乃甘、新道上有名的獨腳大盜。也是十年前,在淳州城內劫取一家富紳,不合傷了事主,恰是狄家門人好友,狄遁又恰巧路過得知此事,苦苦追逼,終於吃了狄遁大虧,幾乎廢命。西北諸省不能立足,逃到江南隱姓埋名,居然尋到名師,學了一些絕技。眼看再為精進便有報仇之望,誰知師父與狄家竟有一點淵源,不知怎的忽然識破行藏,不但不肯再加傳授,反極嚴厲告誡,說他便練到老也非狄氏一家對手,去了只有送死。最終竟下了逐客之令,不認他是本門弟子。陳松無奈,只得辭出。原意師門心法已得了多半,況且狄遁的短處已從師父口中探悉,只要再下苦功練上幾年,將師傳專打穴道的暗器手法練成,也還可以尋找仇人一拼。打算先擇一處深山幽靜之地隱匿用功,聞說西天目風景甚好,地又幽僻,自來尋看。行至中途,遇見一個孤兒,問知父母雙亡,年才十歲,孤苦無依,恰又同姓。

自己正因山居岑寂,無人料理瑣事,便把那小孩認為義子,取名陳業,同帶了來。尋到後山無人之處,正在端詳地勢,忽與錢應泰相遇。

行家眼裡,一看便知,兩下談得甚是投緣。錢應泰便邀他結鄰同住。始而兩人都有避忌,不肯吐出真名來歷。陳松更因對方是個行家,自己所練暗器乃師門不傳之秘,恐被看出,偷學了去,連住一起都非所願。後來還是錢應泰吐口試探,漸漸彼此各把真情說出,敵愾同仇,自然一拍即合,不久結為生死之交,並在一處居住。每日早晚,各率兒子徒弟同練武功,輕易也不出山一步。二人功夫原本各有短長,錢應泰見聞較多,功夫較深,對於剋制仇敵的短處卻不深悉;陳松生性直率,巴不得多一幫手,便把投師所得盡情說出,於是二人互相指點。錢應泰雖然年老,又破了身,到底是武功精純的人,一點即透,因此二人藝業大進。

一晃四五年光陰,依了陳松,功夫已然練成,足可尋找仇人一試。錢應泰卻比他機智得多,一則年老慮遠,處處都留退步;二則自己以前與仇人訂有約會,必須明去拜山,約期比鬥。強龍難敵地頭蛇,何況狄氏一家,連他門人,個個厲害,此行實無把握。不比陳松,只一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