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只有曹衝的生母環夫人,以及乾孃蔡琰這兩個比較重要的女眷住在這裡。
如此,後宮中的門禁也就不是特別地森嚴,至少對於吳凡來講,幾乎是一路暢通無阻。
進入後宮後,吳凡徑直向著養心殿走去。那裡是曹衝的寢宮。
卻在走到養心殿附近的時候,看到殿門處站著數名內侍和宮女,一個個都低垂著頭,大氣不敢出。而養心殿內,此時正有聲音傳出來——
“……吳大司馬所提之改革可能帶來的一系列惡果暫且不提,單就他改革中有多項削弱皇權之舉,衝兒,你怎麼能答應下來呢?那些可都是原本屬於你的權力啊,就這麼被一一削奪,你不但不反對,反而還極力支援。哀家實在是不懂你是怎麼想的趁著改革還沒有開始,你現在收回誠命還是來得及”
說話的是環夫人。吳凡雖然與環夫人沒有什麼交往,但對環夫人的聲音還是聽得出來的。
按理說,曹衝染病在身,環夫人就算有什麼急待了解的問題而不得不打擾病中的曹衝,也應該聲音溫和委婉一些。然而,此時吳凡聽到的環夫人聲音,根本沒有任何溫和委婉之意,反而有些訓誡的意味在裡面。
難道,曹衝根本沒有病?
吳凡心中暗道。
走近殿門,向站在殿門處的幾名內侍宮女做了個噓聲的動作,隨後吳凡就站在門邊向裡面看了一眼。正看到曹衝跪在殿中,低垂著頭;至於所跪之人雖然看不到,但不用想也知道必是環夫人。
看到這裡,吳凡心中瞭然——早曹衝之所以沒能朝,十有因此環夫人得知改革之事,突然前來問質。而曹衝深知今日早朝的重要性,不能延誤,因此就讓內侍官告訴自己曹衝染病在身,由自己來主持早朝。
環夫人平日裡深居宮中,吳凡對其並不瞭解。今日看來,這環夫人貌似對政治還挺敏感,尤其是觸及自己兒子的切身利益,更是當仁不讓,以至曹衝連早朝都沒能去。
不知曹衝會怎樣回答。眼下這種場合,新任皇帝與太后產生分岐,尤其分岐中的根本原因在於吳凡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吳凡自然是不好進去的,只能站在門邊這裡,聽著裡面的對話。
接下來,環夫人步步緊逼,又說了些曹衝不該支援吳凡改革的話。曹衝對母親的訓誡一直默然無語。
吳凡在門外聽著,心底越發沉重——曹衝該不會被環夫人說服,繼而真的下詣停止改革?
現在萬事齊備,連朝中文武群臣都已大多數支援改革。在這個節骨眼曹衝要是反悔,吳凡可真是要發瘋了。
這一刻,吳凡甚至想到了兵諫不過,這個念頭只在腦中稍稍一縱,就立即被吳凡給掐滅了。對於曹魏政權,吳凡一直是以一個忠心不二的忠臣身份展現在眾人眼前,甚至成為其他文武群臣爭效的榜樣,曹氏親族亦對他信任不已。這次改革,已經讓吳凡與曹氏親族的關係有些不睦,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動起兵諫的念頭。因為那樣一來,將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不得不與所有的曹氏親族完全對立;甚至兵戈相見,你死我活
就在吳凡心下擔憂不已之際,殿內又有一女子的聲音傳了出來,卻是蔡琰:
“妹妹,衝兒天姿過人,年紀雖然尚輕,心中天地卻絕非同齡頑童可與之相比。妹妹不妨先歇一歇,聽聽衝兒對此事之看法。”
經蔡琰這麼一說,環夫人總算停止了訓誡,讓曹衝答話。
曹衝卻並沒有立即出聲,而是又默然跪立了一會兒後,才輕聲道:
“母后,孩兒讓您生氣了,孩兒不孝。”
這話聽得環夫人心中一陣暖意。這個世又有什麼感情能勝過母子之情呢?不論兒子做錯了什麼,只要一句誠心的悔過,最先原諒他的,往往就是母親。
不過,為了讓曹衝感受到來自自己的壓力,環夫人仍然板著臉,什麼也沒說,等著曹衝繼續說下去。
只聽曹衝道:
“母后想知道孩兒支援八叔改革的原因,孩兒便直言相告:二個月前,由於擔心司馬懿會對孩兒不利,身在雲南的八叔將遊歷至建寧的孩兒與乾孃接至雲南。期間,八叔曾帶著孩兒親臨強攻雲南城的戰場,目睹我們計程車兵在戰場廝殺的情景。”
說到這裡,曹衝抬起頭來,看著環夫人道:
“母后,您一定沒有親眼看過我們計程車兵與敵人廝殺的場面,只用一句悲壯已經無法形容。他們前赴後繼,踩著同伴的屍體,義無反顧地衝向敵軍城牆。而往往未等他們手中的刀槍碰到敵軍,就已經被漫天流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