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他們上一階層流行的生活方式作為他們禮儀上的典型,一方面全力爭取達到這個理想的標準,一方面又會使用種種方法和手段來偽裝某些實用事物的適用性,也就是追求“金錢美感下的偽適用性的變形”。
。。
西方中產階層的休閒邏輯(2)
與此同時,凡勃倫為我們提供了從休閒、消費的選擇角度區分與度量階層的有效手段:“關於消費方面一些正規的方式方法,與時下公認的禮儀細節究竟符合到什麼程度,其間是存在著可以衡量的種種等級的。可以按照禮貌和修養方面的累進尺度,相當準確而有效地將他們分等分級。”凡勃倫:《有閒階級論》,商務印書館,2002,第41頁。
2�標籤的編碼:消費社會的來臨
可以說,20世紀末波德里亞頗具顛覆性的理論與19世紀凡勃倫的前瞻性洞察緊密相連。凡勃倫的“明顯有閒”等概念深刻揭示了消費與休閒的符號區分功能,波德里亞對消費社會的解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種分析,只是他走得更遠,周怡在《文化社會學發展之爭辯:概念、關係及思考》(《社會學研究》2004年第5期,第67~79頁)中,認為波德里亞的論述“有許多敏銳的發現,也不乏誇大之處”。藉助結構主義的編碼系統,波德里亞不僅將消費的影響擴大到整個社會的區分認同上,而且甚至主宰了全社會的生產結構——“揭示了大型技術統治組織是怎樣引起無法剋制的慾望,而且又是怎樣建立了用以取代舊的不同階級區分的新的社會等級。”讓·波德里亞,同前引書,2001,第6頁。。波德里亞認為:“(生產範疇與消費範疇)這二者都靠符號而且在符號的遮蔽之下存在。當今社會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