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如若不嫌棄,就到振**任一個職務如何?”李天成想要挽留住張振武這樣忠肝義膽的人才,這種有愛國熱情和血xìng的軍人才是軍隊之中最需要的,於是便毫不隱晦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張某不才,此前只是一名基層軍官,若不是武昌**,這個民**部部長的位置是無論如何都落不到我頭上的,此時承蒙先生不棄,要挽留張某,心中感激萬分,但張某此前一直抗拒振**入鄂,先生難道不忌諱此事,此時還能信任張某?”張振武當然想在軍中繼續效力下去,他此生的願望就是要做一名領軍征戰的大將軍,馳騁疆場,報效國家,能保住這個位置對於他而言,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但他卻擔心自己此前的言行,會對自己留在振**任職產生不利影響,rì後興許會有人將這些陳年舊賬翻出來說事,於是便直率地提了出來。
“一個軍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忠肝義膽,是jīng忠報國,是將國家民族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時刻為報效祖國做好犧牲的準備,這才是一個軍人應該有的血xìng和品格。雖然張將軍曾經抗拒過民軍和振**合作,那是因為張將軍還沒有意識到兩軍聯合的意義,如果張將軍能明白,兩軍合併對於國家民族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你就會有不同的想法了。”李天成抿了一口茶,隨後便意味深長地說道。
“一箇中國不能有幾股軍事勢力同時存在,一個分裂的中國對於全體國人而言,都將是一場大大的不幸。李某在蘇南起兵,為的是消滅清廷和袁世凱等與人民為敵的敵對勢力,和聯合一切與振****理想相同的進步力量,等**取得成功之後,要建立的是統一穩定的新中國,絕不能因為我而導致中國出現分裂局面,所以我才會一直壓制各地方勢力的出現割據局面,將他們盡收于振**帳下,若不然國家將很可能形成各地軍閥割據的格局,四分五裂的局面一旦形成,一個戰亂紛飛、人民流離失所的年代就會再次產生,李某也因此成了歷史罪人了。歷史上的chūn秋戰國、三國時代、五代十國、南北朝等歷史時期,不都是因為分裂而導致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嗎?”李天成開始從自己理解的角度談起來當今天下局勢問題。。。。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二十七章 啟發
第一百二十七章啟發
“張將軍你可以看到,李某在蘇南起兵之後,各地都紛紛出現了起義響應,這些起義軍也許都如武昌義軍一樣,是屬於正義的力量,但其中也不乏魚龍混雜,想要借**之機,撈取私人利益,建立自己的地方勢力的人,而李某決是不允許中國再有地方土皇帝存在,所以我一直在竭力壓制各地方勢力出現dú lì割據,每到一處都要求將所有起義軍聯合到我的旗幟下,如果他們不贊同,李某隻好用軍事手段壓迫其就範。”
“不瞞你說,你們武昌義軍如果長期作為一支地方武裝而dú lì存在,那等於就是在湖北建立一個dú lì於中國之外的國家,那樣便是分裂中國的行為,我目前的使命是推翻清zhèng fǔ和袁世凱政權,等到有一天我平定了北方之後,我們遲早要面臨統一的問題,既然遲早要統一,那又何必不趁現在就聯合起來呢,用一支聯合起來的力量再去推進**的程序,是不是會使**進行得更加順利呢?”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張將軍一定會問,為什麼振**不被民軍兼併,而是民軍被振**兼併呢?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李某是這麼認為的,既然大家要統一起來,何必在乎是叫民軍,還是叫振**呢,當我們**取得成功之rì,建立起新中國之後,我們的軍隊還可以改稱別的名字,所以民軍和振**實際上是合併在一起,並非振**吞併了民軍。而關於領導權問題,張將軍又要問,那為什麼不由民軍的最高統帥來擔任聯合之後的軍隊最高指揮官呢?其實這也很容易回答,如果哪位將軍認為他可以比李某更加具有領導振**的能力,李某可以將領導權交出來讓給他,但這又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李某也會懷疑,這個獲得軍隊領導權的人究竟是不是一個忠實的**分子,如果我將權力交給他,他會不會竭力將**進行到底呢?或許我只是將權力交給了一個與袁世凱一樣,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的小人,那李某豈不是又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這與我為國家人民而戰的**理想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李某在**初期制定的政策是領導權的絕對集中,決不能輕易將權力交給他人,因為我無法保證這個人與我一樣,有著共同的**理想,和不惜一切代價要將**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意志,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