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到會。

一時間,長安城內的大街上,到處是快馬奔跑的大臣及他們的隨從,得到命令的金吾衛軍士在驅趕著路人,給緊急進宮的官員們讓道,有點雞飛狗跳的感覺。

大臣們很快就召集到殿,諾大的立政殿被擠得滿滿當當。大多大臣已經知道青海之事,大唐國力正盛之時,青海卻一再遭到吐蕃人的侵犯,這次吐蕃人還大舉進犯,有點打大唐皇帝和皇后的臉了,也讓他們憤憤。所有大臣都看到了御座上皇帝的異常神情,誰也不敢出聲喧譁,擠滿了人的大殿內除了各人的喘氣聲外,幾乎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李治從御座上站起了身,看著殿下諸臣,非常憤怒地說道:“諸位愛卿,吐蕃人趁青海大雪,舉大軍攻擊我鄯州、涼州、洮州一帶,妄圖趁我邊半懈於守衛之際,攻佔我大唐邊關,進入我大唐腹地,如此危急情況之時,朕和皇后娘娘想問詢諸位愛卿,我大唐要做出如何應對?”

被吐蕃人打擾了泡溫泉的興致,大冬天屁顛顛從華清宮趕回來,李治本就心裡窩著一肚子火,再加上邊關送來的急報越來越多。吐蕃人的攻勢在持續。這讓李治更是憤怒。幾年前我大唐軍隊剛剛平定了遼東,懾於我大唐的兵威,安東、安北、安南、安西都很平靜,陶醉於四海昇平盛景的李治,對於青海之地再起大規模的兵事,邊關遭到吐蕃人的攻擊是難以容忍的。他在回程的途中,已經召集許多重臣商議過關於如何應對青海的事,和武則天討論的更多,差不多有了決定,今日的緊急朝議可以說只是走過場。當殿讓眾臣們討論一番。可以起到同仇敵愾的作用,激勵士氣。

李治話音剛落,侍中兼兵部尚姜恪站了出來,大聲奏道:“陛下。娘娘,吐蕃人不知天高地厚,違反當初簽署的止戰協議,公然犯我邊關,臣覺得萬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舉兵反擊,擊敗入侵的吐蕃人!臣願領兵出征!”

青海之事,兼領兵部尚的姜恪可以說了解的非常清楚,他也知道皇帝與皇后的想法,因此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要舉兵討伐吐蕃人。可以起到左右朝會討論方向的作用。

姜恪退下後,太子左庶子、侍中劉仁軌跟著站了出來,“陛下,娘娘,臣附議!吐蕃人想佔領整個青海,他們一直在尋找進攻的機會,此番是想趁冬天來臨,我邊軍孤守各州城,不能相互支援之際,舉大軍攻擊。妄想一舉摧毀我青海一帶各州,永久佔領此地,我大唐萬萬不能容忍此情況出現,臣以為一定要舉大臣討伐吐蕃人,將其驅出青海。臣也願領軍出征!”

接著吏部尚、檢校右衛大將軍裴行儉也站了出來,支援前面兩人的奏議:“陛下。娘娘,臣附議!臣也覺得定要舉大軍討伐吐蕃人!”

“吐蕃人覬覦水草豐美的青海多年,一直陳兵數十萬圖謀之。但我邊關守將巧妙應對,吐蕃人終未佔得便宜。今番青海遭受大雪災,吐蕃人難以立足,他們的物資供應無以為繼,想趁我邊關守軍疏於防禦之際,舉大軍攻擊,搶奪糧食物資,免得挨凍受餓!吐蕃人是狗急跳牆了,他們的糧食物資供應不足,軍心浮動,戰力低下,此是痛殲其有生力量的最好時機。吐谷渾之地被吐蕃人佔領,我大唐應該且其復國!臣覺得,即使吐蕃人不主動攻擊,我大唐也應該發兵討伐,奪回青海,替吐谷渾復國!臣願領軍出征!”

裴行儉的奏議與前面兩人有些不一樣,他抬出了替吐谷渾復國的說法。

龍朔三年,吐蕃大軍入侵吐谷渾,忙於準備征戰高麗的大唐朝廷並沒給予其足夠的支援,吐谷渾遭受重創,青海郡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及其妻弘化公主帶領數千帳吐谷渾百姓逃至涼州,同時派使者往長安請求大唐的救援。但吐蕃人入侵青海並沒引起李治和武則天的足夠重視,大唐給予吐谷渾的支援力度很小,只令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集六州兵馬乾涉,但大唐軍隊與吐蕃人未交上手之際,鄭仁泰病逝,軍事行動不得不停下來。

後來朝廷令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青海安集大使,聯合數州兵馬拒吐蕃人進一步深入,但依然沒有采取有力的反擊措施,驅吐蕃人出青海。只是吐蕃人懼於蘇定方的名聲和能力,沒敢主動進攻我大唐邊關,這樣吐蕃人就在青海一帶與大唐相持了數年,雖然時常有軍事衝突,但並未全面開戰。

流落到涼州的吐谷渾王慕容曷諾缽不甘心就此亡國,與其妻弘化公主一道,曾數次聯名上表大唐朝廷,懇請大唐派大軍攻打佔據原吐谷渾之地的吐蕃人,幫他們復國,但大唐朝廷一直沒給予他們明確的答覆。裴行儉此時將此事說出來,就是想讓眾臣明白,無論吐蕃人進攻我大唐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