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醫倒”的是亞洲“四小龍”、“四小虎”,而這一次是越南。

1997年7月2日以前,同金融危機爆發前的越南一樣,泰國等亞洲國家被認為是新興市場的明星,但它們的快速發展卻受到了富裕國家的嫉妒。在美國的脅迫下,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隨即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亞洲金融危機捲土重來?(2)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度尼西亞開出的藥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的情況下,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佈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絡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但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撤回對印度尼西亞的援助相威脅,迫使其簽下“城下之盟”。印度尼西亞因此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中,成為受亞洲金融危機傷害最嚴重的國家。

金融危機結束後,亞洲奇蹟灰飛煙滅。出生於馬來西亞的經濟學家沈聯濤在回顧亞洲金融危機時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就是開放資本賬戶。

但越南顯然沒有從上一次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此次聽從“本幣升值抑制通貨膨脹”之說,使其成為又一個犧牲的新興市場國家。獨立經濟學者向松祚認為,越南金融危機再一次充分說明,貿然開放資本賬戶或實施所謂資本專案自由化,放任對國際投機熱錢的監管,必定付出慘重的代價。

從歷史上看,由於美國濫用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權地位,在其出現經濟問題時,這個標榜擁護全球貿易開放、堅持公平競爭原則的國家,屢屢透過操縱美元升值或貶值來轉嫁其國內的經濟問題。在需要美元貶值時,美國政府往往要求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致使大量國際“熱錢”湧入這些國家,而一旦達到目的或對美元的基礎貨幣地位造成威脅,美國又會發出相反的訊號,使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財富被洗劫一空。

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新興市場國家,其產品強勁的出口勢頭影響到美國等西方國家。於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國與當時的西德、法國以及英國等西方國家迫使日本簽下了臭名昭著的“廣場協議”。透過美元對日元先貶值後升值的辦法,將日本推向了金融危機的泥潭,從而結束了其新興市場神話,陷入長達10多年的低迷中。日本學者估算,僅1989~1998年,日本就為金融危機付出了10萬億美元的代價。

2007年,由於次貸危機的爆發,美國加快了美元貶值速度,以轉嫁其國內的經濟問題。美元貶值造成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引發全球通脹,從而使金融實力較差的國家危機四伏,越南也因此爆發金融危機。經濟學家朱迪?謝爾頓在《華爾街日報》一篇名為“美元貶值威脅世界秩序”的文中痛斥這種行為:一個宣稱堅持市場原則的國家允許其貨幣擾亂全球市場價格,在表示擁護自由貿易,敦促其他國家消除關稅與補貼等保護主義措施的同時,又透過美元貶值逐步增強美國出口的競爭力,“這已經不是競爭了,這是欺騙”。'美元漲跌週期與金融危機見表(3…1)。'

越南金融危機爆發後,亞洲國家的神經再一次緊繃。2008年6月5日,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央行雙雙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此前,這兩個國家與韓國、印度、泰國等國均出現了貨幣貶值、通脹飆升的不良徵兆。印度央行也於2008年6月11日緊急加息,提高了短期借貸利率個百分點,這是印度央行自2007年3月以來首次上調該利率。

表3…1 美元漲跌週期與金融危機

時 間 事 件 原 因 後 果

面對嚴重的經濟形勢,2008年6月15日,亞洲開發銀行總幹事納格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經濟論壇上發表談話時警告,亞洲地區2008年的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創下10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可能威脅整個地區的經濟增長。他同時呼籲亞洲各國政府,採取收緊貨幣的政策,以應對當前的難題。

在亞洲範圍內,已經爆發危機的越南通脹問題最嚴重,超過了25%,新加坡、泰國、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的通脹率,也都在~11%之間。

而半年前還被國際投資者認為會繼續升值的亞洲貨幣,也已經開始掉頭向下,印度盧比對美元2008年來貶值,韓元貶值8%,菲律賓比索貶值6%。

納格表示,對窮人來說,通脹是巨大的負擔,窮人受通脹之苦遠甚於富人,因此各國必須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