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3。情志失調

情志抑鬱,憂思惱怒,肝失條達,橫逆犯胃,或氣鬱化火,氣機上逆而致嘔吐。《景嶽全書·嘔吐》雲:“氣逆作嘔者,多因鬱怒,致動肝氣,胃受肝邪,所以作嘔。”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停難化,胃失和降,亦可發生嘔吐。

4。素體脾胃虛弱

先天稟賦薄弱,脾胃素虛,或病後損傷脾胃,中陽不振,納運失常,胃氣不降則吐;或胃陰不足,胃失潤降,不能承受水谷,亦可發生嘔吐。《古今醫統大全·嘔吐噦門》謂:“久病而吐者,胃虛不納谷也。”

上述諸因素,既可單獨致病,亦常錯雜為患,其中飲食所傷又為諸因之首。

二、病機

導致嘔吐的病因雖多,但其基本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胃居中焦,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其氣下行,以和降為順。邪氣犯胃或胃虛失和,氣逆於上則出現嘔吐。正如《聖濟總錄·嘔吐門》所說:“嘔吐者,胃氣上而不下也。”

嘔吐的病變髒腑在胃,與肝脾二髒關係密切。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水谷,以和降為順,若邪氣侵擾,胃虛不降則上逆為吐,故其病位在胃。脾主運化,以升為健,與胃互為表裡,若脾陽素虛,或飲食所傷,則脾失健運,飲食難化,或水谷不歸正化,聚溼為痰為飲,停蓄於胃,胃失和降而為吐。肝主疏洩,有調節脾胃升降的功能,若情志所傷,肝氣鬱結,或氣鬱化火,橫逆犯胃,胃氣上逆亦可致吐。

嘔吐的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有邪者屬實,無邪者屬虛,虛實可互為轉化與兼夾。因外邪、飲食、痰飲、肝氣等傷胃,胃之和降失司而致嘔吐者屬實;脾胃虛寒或胃陰不足而無力司其潤降之職致嘔吐者屬虛。實與虛可以相互轉化。如實證嘔吐劇烈,津氣耗傷,或嘔吐不止,飲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每易轉為虛證。虛證嘔吐復因飲食、外感時邪犯胃,可呈急性發作,表現為標實之證。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以嘔吐宿食、痰涎、水液或黃綠色液體,或乾嘔無物為主症,一日數次或數日一次不等,持續或反覆發作,常伴有噁心、納呆、泛酸嘈雜、胸脘痞悶等症狀。

2。起病或急或緩,多由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潔)、情志不遂以及聞及特殊氣味等因素而誘發,或有服用藥物、誤食毒物史。

噁心嘔吐,胸膈滿悶等症。

常用藥:藿香、蘇梗解表化濁,和胃止嘔;半夏、生薑降逆止吐;厚朴、白蔻仁、陳皮、茯苓理氣降逆,祛溼和胃。

病輕者,可用成藥藿香正氣丸吞服;若夾有宿食積滯,脘脹噯腐著者,加神曲、雞內金、萊菔子以消導積滯;兼氣機阻滯,脘悶腹脹者,可酌加木香、枳殼行氣消脹;表邪甚,惡寒肢楚者,加荊芥、防風、羌活以加強解表散邪之力;若值夏令,感受暑溼,而有身熱心煩者,去蘇葉、生薑,加黃連、香薷、荷葉清暑化溼;若穢濁犯胃,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者,可加服玉樞丹闢穢洩濁止嘔。

2。飲食停滯證

症狀:嘔吐酸腐量多,或吐出帶有未消化的食物,噯氣厭食,脘腹脹滿,大便秘結或溏瀉,舌苔厚膩,脈滑實有力。

證機概要:積食內停,中焦壅滯,胃氣上逆。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本方以消食和胃為主,兼有理氣降逆之功效,適用於積食停滯,濁氣上逆的嘔吐。,

常用藥:生薑、半夏降逆止嘔;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和胃;陳皮、枳實理氣;連翹散結清熱。

傷於肉食而吐者,重用山楂;傷於米食而吐者,加谷芽;傷於麵食而吐者,重用萊菔子,加麥芽;傷於豆製品而吐者,加生蘿蔔汁;酒積者,重用神曲,加蔻仁、枳棋子、葛花;魚蟹積者,加蘇葉、生薑。

因食物中毒嘔吐者,若邪在上脘,用燒鹽方探吐,防止毒物被吸收;若食滯在腸,腹脹拒按或便秘者,可加小承氣湯導滯通腑,使積滯下行,則嘔吐自止;胃中積熱上衝,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黃脈數者,加黃芩、黃連清胃洩熱,或改用大黃甘草湯合橘皮竹茹湯以清胃降逆。

3。痰飲內阻證

症狀:嘔吐清水痰涎,或胃部如囊裹水,脘痞滿悶,納谷不佳,頭眩,心悸,或逐漸消瘦,舌苔白滑而膩,脈沉弦滑。

證機概要:中陽不振,痰飲內停,胃氣上逆。

治法: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兩方均有化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