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難得湊在一起閒聊,儘管話題都是些瑣事,但是大家也聊的很開心。不一會形成了父子倆在一邊交頭接耳,婆媳倆湊一起竊竊私語的局面,其實談什麼大家未必在意,最重要是這種氣氛大家都很珍惜。
時間有點晚的時候,楊麗影拉著張思齊去張羅宵夜,兩個女人剛走開,陳政和便壓低聲音說:“下午看見老祝了。”
楊帆聽了不由微微笑說:“來得好快啊!”
陳政和嘿嘿一笑說:“換我比他還快!不過老祝看著有點上火就是了,嘿嘿,這個位置也不是好坐的。”陳政和這麼說不知羨慕呢還是幸災樂禍,總之顯得有點不那麼淡定就是了。
這個表情楊帆還是第一次看見,別看祝東風和自家老子平時有多鎮定,在入閣一事上也都失去平和了。人的一生能坐在那個位置上,需要的不僅僅是實力,還需要有運氣。
“不會出什麼變數吧?”楊帆隨口問了一句。陳政和聽了不由目瞪口呆的看著楊帆問:“我的表情不正常麼?這你都能隨口說得上?”
楊帆頓時嚇了一跳,剛才是無心之語罷了,沒曾想事情還真的有變。
“不是吧?我隨口說說的。”
“呼……”陳政和呼了一口氣,點上一支菸笑著說:“其實也沒啥,中紀委突然派了個調查組去了南粵省,照我看就是一個討價還價的姿態。事情來得突然,老祝自己也沒準備好,很多事情都沒了解。空出來別的位置,當然有人要爭一爭的,弄不好真的查出點啥來,哼哼!”
提到祝東風,楊帆不禁想到了祝雨涵和小祝楊,有段日子沒見著她們了。祝雨涵最近倒是打過電話來,說起她調回京城的事情。楊帆因為要陪家人,所以剛回來沒聯絡她就是了。現在陳政和提起來祝東風的事情,楊帆倒是暗暗的提醒自己,明天過去看看。
“老祝這麼一倉促的離開,南粵省估計又有得熱鬧了。塵埃落定之際,要看花落誰家了。”陳政和所指之事,無非是在南粵省委書記這個重要位置的爭奪上,一旦去個不是原來一條線上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可太常見了。
提到用人的事情,楊帆暫時拋開腦子裡的兒女私情,笑著說:“有得必有失!”
“也未必!南粵省太重要了,一把手的位置肯定是要爭下來的!”陳政和給出了斷語,結論自然是現在有人趁機摻沙子罷了,大的格局是不會變的。
“說到人事問題,我倒是想到了郝南。他用人似乎首取忠心,然後才說其他的。宛陵市如此,三河市如此,流泉市也是如此。他提拔使用的人,大多正經心思都不在發展經濟上,都盯著別人屁股下面的位置。這一次要不是考慮到兩年以後的格局,我也不想有太大的動作。”楊帆說得多少有點不屑的成分,陳政和聽了微微蹙眉說:“你這個看法未必盡然!從私心的角度說,我要是用人也先取其忠。”
這個話說得楊帆為之一怔,看著陳政和等著下文。
“官場是聰明人扎堆的地方,是個人都想上進。關鍵還是看上位者是什麼一個執政理念,投其所好是下屬永遠的主旋律,所以我說體制內真正意義上的庸才是很少的。下面的人做什麼事情,首先看重的是領導的看法,而絕對不會是群眾的看法。”陳政和說著臉上多少顯得有點無奈,楊帆當然清楚他說的事實。仔細想一想,自己用人的時候,不也是先看是否忠心麼?剛才說郝南,多少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第637章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發展思路自然也有所不同。要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開展工作,那麼鬥爭並取得話語權就成為一種必然。否則必將處處掣肘,步履維艱。這一點,長期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工作的楊帆非常清楚。
儘管很清楚陳政和說的都對,但楊帆還是笑著說:“理是這個理,但是我用人還是先取其才,一個忠誠的庸才,用著或許放心,但是聚攏一群庸才在身邊是成不了事情的。”
“體制內但凡有點成就的,哪一個是庸才?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的長處都不一樣罷了。關鍵還是看你怎麼用人,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就能成事,放在不合適的位置上就會壞事。馬謖是人才吧?放在參謀的位置上他就是一個人才,諸葛亮南征採取的不就是他攻心為上的策略麼?可是放在街亭呢?讓司馬懿包了餃子。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說什麼先主遺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本質上諸葛亮對馬謖既往太高才導致了街亭之敗。”
父子倆的談話剛熱烈起來,婆媳倆端著宵夜出來了,看看時間不早,兩人相視一笑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