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這十幾萬的精銳兵力即便是將四關的守軍回撥,再加上京師的軍隊在一馬川這樣的平原上,也不一定能夠打贏它們。

對於這本彈劾奏章,上官宏出奇的沒有抵制,而是派了兩個小官吏稍微說了兩句反對的話,如今這本奏章是否透過的決定權就全都交在了太后手裡。然而太后林清影若說爭權奪利,她還算在行,但論到分析局勢和戰爭這樣的事情,她就拍馬也及不上下面的這些老狐狸們了,面對這種讓她猶豫不決的事情,她習慣性的將視線放在了韓擎和武成義的身上,可他們二人卻都兩眼直視,像個木頭人似的沒有任何反應。

其實武成義他們二人都在考慮贊成這本彈劾奏章的得失,昨日段虎進入七星關的訊息就已經送到了他們的手裡,當時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手下幾名親信官吏,白義也在其中。在看了快馬送來的情報後,眾人都大驚失色,不明白為什麼段虎會選擇這個時候入京,而只有白義明白了段虎入京的意圖是主要為了壓制御天和陳俊,當即他就說出了一個在一馬川外側的柺子山伏擊段虎的想法,就是利用京師現有兵力在柺子山拖出段虎,然後調益州陳俊的兵力入京圍殺段虎。

雖然白義的這個想法很誘人,但見識過段虎強兵的武成義和韓擎二人都清楚以京師現在的兵馬絕對無法攔住段虎的大軍,更何況在京師裡面還不知道有多少大小將領是段虎的人,只要自己這邊一發難,就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京師淪陷,所以當時韓擎二人就反對了這個提議。如今宇文烈又在奏章中提出了伏擊段虎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根本就是白義昨晚所提出的那個想法,這不禁讓韓擎和武成義懷疑白義是不是倒向了保皇派的一邊,正因為心中想著這件事,所以才會對太后的眼神視而不見。

太后見韓擎二人沒有一絲反應,心中不禁暗自怨恨,認為定然是因為這些天自己削弱他們手中的權力,而對她進行抵制,這樣一來,林清影則更加不信任韓擎二人,心中也起了將二人投閒置散的想法。

就當太后正為這本彈劾奏章而頭痛的時候,蒙武派遣家將帶來了他的口信,口信中說段虎這次進京是不過是為了叩謝皇恩和看望他自己,沒有任何其他意思,希望朝廷不要擅動兵戈。蒙武雖然病重,但是因為成了一個旁觀者,卻將整個局勢看得很透徹,心中清楚段虎這次入京絕對不是為了汴京這個一畝三分地,而且他既然敢來,自然有完全之策,所以

戈最終吃虧的只會是大秦朝廷,這樣一來正好給段虎側的口號,將汴京納入了他的版圖之中。當他收服了幽州之後,便可以將汴京設為過道,和南邊的雍州連成一線,如此一來段虎的東部攻防戰線就會變得極為穩固。在經過一夜的利弊權衡之後,蒙武放棄了伏擊段虎的這個誘人想法,改而勸告朝廷不要妄動。

因為有蒙武站出來阻撓,白義的這個伏擊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又有誰知道白義說出這個計劃實際上是在賭博。首先是賭大秦朝廷是否還有救,因為在他看來與其這樣縮頭縮腳,倒不如拼死一搏,贏了大秦朝廷就能重新掌權,段虎勢力四分五裂,而輸了也不過是輸了一個傀儡政權罷了。其次是賭人,看看是否有人真的能夠賞識自己的才能,因為這六年他入京以來,一直都得不到重用,若不是三年前自己的設伏計謀成功的擊敗了段虎的大將之一李昊,他也不可能得到這個南衙禁軍副統領一職。

然而朝議的最終結果卻令白義失望透頂,沒有一個人能夠明白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一個人有創新和冒險精神,他感到了自己很孤獨,逐漸有了歸隱之心,當日他剛剛過了二十五歲,

朝廷既然駁回了彈劾奏章,那麼就表示段虎這次入京是合法的,朝廷也就要按照禮儀派官員,在五十里外出迎段虎的大軍,而出迎的人員又成了一個麻煩事。宇文烈為首的保皇派自然不會去迎接段虎這個在他們看來非常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上官宏也明白段虎最不喜歡這些繁文節,便和手下一起同時稱病,最終這個迎接的差事落在了已經失寵的韓擎和武成義的身上。段虎也意外的成為了外藩入京迎接官員最少的一名藩王,這件事情被記入了大秦的史冊之內,從而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段虎在當時很不得人心的所謂證據。

“韓叔,那個段虎真的是身高十丈、青面獠牙嗎?”在五十里亭內,韓擎和武成義兩人各自斟酒小酌,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在他們身旁坐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好奇的朝西面的一馬川眺望著,同時問道。

朝廷將迎接段虎的事情全部交給了韓擎和武成義,而這兩個人也絲毫沒有一點盡職盡責的意思,兩人一人拿著一壺酒,就來到了五十里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