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有利於保障老年人權益,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利於拉動消費、擴大就業,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留守老人已近2億,這一資料,直觀地彰顯了關注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問題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第四十章老有所依【三】

第四十章老有所依【三】

不過話說回來按照我國家現行的養老體系,有兒女歸兒女養,沒有兒女的由單位根據國家政策養起來。79閱因此老人的老年生活,首先應該考慮其子女義務,然後也可以考慮國家針對老人的一些政策。再者,國家政策的事不會太依著我們的想法走,那是客觀的,得看國家的發展形式。所以,主要還得考慮怎樣去利用好自己的子女。把子女教育成才,不光為了他們,為了其他老人,也為了貢獻社會”。發展居家養老便捷服務。地方各級政府要支援建立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群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要透過制定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定製服務;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規範化、個性化服務。要支援社群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企業,興辦或運營老年供餐、社群日間照料、老年活動中心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專案。居家養老是傳統的模式,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養兒防老的信條不容置疑,但教育孩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平時不能溺愛,管教嚴格外,最重要的就是大人在做榜樣方面的注意。因為只有自己做好了什麼事,自己做好了孝道,子女就身在一旁,他自然才會照著學好;如果大人自己都沒做好,子女後來多少會相差無幾的。你大人沒孝道,子女又哪來那孝道呢?對於這點你大可多看看身邊的事例,絕對有證可依。我們村有一姓胡的人家,兄妹三人,上有70多歲的父親,母親因病早逝,自己生育三女一男女兒已出嫁,兒子準備結婚,本來男耕女織,兒女們也還孝順,可是有一天胡家突然爆發出激烈衝突,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他們家的老父親差一點吊死在自己家的小房子內引起的,外面的人呢議論紛紛說是胡老倌一日三餐都要吃聽飯,幾年前自從胡老倌傷失勞動能力後,就沒正兒八經吃過一餐舒心飯,每天吃飯年前都要聽聽家裡人開飯了沒有,有時因為聽得不及時錯過了開飯的時間,而沒有飯吃的事時有發生,孫兒女在家的時候還好,尤其是孫兒每次都要請爺爺出來吃飯,可問題是孫兒女都有各自的家和事業,總不能天天陪著爺爺一起吃飯吧,這樣一來作為兒媳的父母親,理所當然應當擔負起贍養好伺服老人的義務,可他們三兄妹為了父親的贍養問題爭得不可開交,一來二去,老父親有好幾餐沒有吃上飯了,一氣之下就只好自我了斷了。一直以來,爺爺身子健朗,很少有個“頭疼冷熱”的,從去年開始不行了。早幾天,聽我媽說,爺爺生病了,吃不下飯,下不了床,大伯和二伯帶他上了一趟醫院,也查不出病因。爺爺有二個女兒,一個兒子,這些兒子和女兒也算不得沒有孝心。但是在我看來,年老總歸“晚境淒涼。”農村的男人,大多習慣被妻子照顧,倘依然健在,總是習慣了被照顧,一旦老伴走了,整個精神支柱就垮了,二個伯伯照顧自己的父親,是理所當然,但“共天下好過,共屋簷不好過。”再加上看病難,各自生存壓力也不小,所以對爺爺的照顧裡有了些牽強,有了些粗糙。至於媽媽和伯伯,到了病床前,自然能端湯送水,悉心侍奉,但也每家有每家的活,也不見得她們能像小時候奶奶照顧她們一樣,放下手頭的活,全心全意去照顧。“心肝上掛落,沒有下掛上。”我昨晚琢磨,一個人,與他(她)父母和與他(她)子女的血緣距離,是等同的,為什麼照顧的投入相差甚遠?這是不是人性自私的本然體現:把年幼的子女撫養成人,還指望老有所養;而日益老邁的父母,則已經沒有絲毫利用價值了?因此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青山綠水,人在天地間,甚美!

第四十章老有所依【二】

第四十章老有所依【二】

親愛的你可知道你帶走的是對自己的解脫,留下的卻是對家人無盡的折磨和痛苦的反思,儘管你在世時,他們曾因為你的一次不雅行為而不喜,亦或心生怨恨,但真要是走到這一步他們也於心不安啦,世俗的眼睛和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