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大時代 第148章 通牒與誤判 (求票中!)

(因為昨天停電超過六個小時,以至於無語再一次跳票未能加更,大家放心無語一定竭盡全力會補回加更的章節,謝謝大家一直以來支援和厚愛!PS:求票中!)

“我尊敬士這一族,因為他們的貢獻!我痛恨這一族,因為士之精神的缺失!”

司麻曾經如此說道,後世的人們曾經痛苦的追尋著一種已經基本失去了的心中懷念的美好的華夏“士”之精神,後世所謂的國學文化遺失實際上正是這種士之精神的缺失,而這卻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失去了精神家園之後的國人們心靈迷失了,所剩下的只有對先人美好的“士”之精神追憶。

在人們的眼中西北象徵著現代科技倡明、工業發達的中國,但是與此同時西北同樣不遺餘力的維繫著傳統的中國文化價值觀,軍國民思想是西北國民教育核心,但在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培養上,西北同樣注重“士”之精神的培育和繼承。

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一個人必須擁有明確的文化基因與價值取向,這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一旦缺失,其苦痛將遠甚於物質匱乏的折磨。中國傳統文化千年傳承、萬古沿襲,它已將中國人精神中最寶貴的品質淬鍊成型,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樑。這就是“士之精神”——胸懷天下、安貧樂道、通達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一唯利是圖之商人!”

在西北迅速崛起之後,曾經有數不清的政府高官與地方督軍如此形容司麻,雖不盡祥實,但是卻點明瞭司麻的身份——商人。而西北在眾人的眼中不過是一“奸商”建立的地方政權。以商起家是西北和國內實力派系的最大不同,西北的根基在於工業、在於商業,繁茂發達的工商業是西北一切力量的根源。

“士”的特點便是以“國士”自許,愛國自任,把國家、民族、社會的事當作自己的責任,。也正因為如此,在維繫傳統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西北,那些國學大家們按照司麻要求和建議,打破了中國文化中“士農工商”的傳統排序觀念,承認商人如果具備了高尚情操也可以被稱為“士”,儒家在西北以一種新的涵蓋姿態順應了時代潮流發展。

人人都道“無商不奸,無奸不商”,可也知商人亦同樣愛國。西北發行的戰爭公債60%由國內外國的大小國商所認購,西北的教育以及社會福利70%的經費來自商人的捐贈,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言語證明了自己無愧於“士”之稱謂,他們的付出同樣同樣贏得了國人的尊重。商人是西北的根基,而保護轄區內商人的合法權益亦是西北邊防公署的義務。

“劫害國商,天理難容!”

“西北毛商於青海慘遭屠虐!”

“殺人者,人必殺之!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376條人命!53萬餘斤貨值過3000萬元羊毛被劫!”

……

《西北實業報》、《西北時報》等數十家報紙在頭版報道了西北商人陳富財一行在青海慘遭寧海軍、西軍追殺的報道之後,舉國輿論為之一驚,民眾被甘肅寧海軍、西軍的暴行為給驚呆了,屠虐國商自共和以來可謂是前所未聞之事。

“上海商會通電全國要求中央嚴辦兇手,責令甘肅督軍張廣建請辭!”

“南洋中華商會通電要求中央嚴懲寧海軍、西軍屠商兇手!”

“中華國商總會通電……”

一石擊起千層浪,寧海軍屠商一事一經報紙傳出舉國為之譁然,國內外各地商會幾乎在第一時間即做出反應,通電要求中央嚴懲涉案之人。四年來,因歐戰爆發投資實業獲利甚豐的國商們知道,如果青海屠商之事無法得到妥善的處置,下一次或許就會輪到他們的頭上,尤其是在各地督軍看到寧海軍屠商而未被追究之後。

與之相比西北各商會的表現遠比他們的同行更為激進,西北的行業商會、西北國商總會直接向聯合議會提請要求召開聽證會,同時六十餘名西北聯合議會議員提請聯合議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以批准邊防軍對甘肅採取軍事行動,以報復其屠殺西北商人,以最直接的軍事行動保障西北商人的合法利益。

當數十名商人在聯合議會的基石會議廳的一間分會廳內舉行聽證會的同時,在邊防軍司令部的地下指揮所有12號作戰室內,數十名邊防軍的參謀官同樣在制定著作戰計劃,沒有任何可以接受青海屠傷一事,在邊防軍司令部的參謀們看來這是甘肅地方軍對邊防軍的挑釁和侮辱,作為一支民眾武力,現在邊防軍必須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共和三年1月,元世凱為控制西北政權,派安

為您推薦